聚焦制造业、“三大一高”及科创企业 微众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
6月5日,以“加大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洽谈会(以下简称投融资洽谈会)在北京举行。微众银行作为连续五年的参展银行,特别设立了“制造业企业联合展区”,邀请了雪泰科技、惠尔智能、朗飞创新、中汇创智、升华3D。
其中兼具智慧“头脑”和优雅外观的多功能自动驾驶无人车“豌豆II”备受关注。在现场,工作人员还通过模块化组合,用LEFEET潜水推进器S1Pro玩起了新花样,这些展品也成为金融赋能、新品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样本。
在大会同期举办的“小企业大梦想”高峰论坛上,微众银行行长助理表示:“微众银行将坚定落实‘五大篇’发展方向,以数字化金融服务赋能新生产力,通过全方位数字化企业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从“广泛准入”到“重点支持”,微众银行聚焦制造业发展
在本次投融资大会上,微众银行集中展示了其在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丰硕成果,传递了“与中小企业共同成长”的核心理念。
作为国内首家数字化原生银行,微众银行以核心科技能力为“1”关键,以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准准入、数字化企业服务为“3”抓手,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全流程,走出了一条风险可控、成本可承受、业务可持续的数字化普惠小微金融之路。
以微众银行无抵押企业融资核心产品“微贷”为例,它将科技创新的“变量”转化为普惠金融的“增量”,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门槛。
截至2023年12月底,“微贷”已吸引超过450万家中小企业申请,占展区企业的7%,其中拥有征信的企业比例超过50%,超过30万家企业获得首笔贷款,大幅扩大了中小企业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在金融机构写“五大文章”的新时代,微众银行把“广泛触及”到“重点支持”作为做金融大文章的方向之一。
其中,制造业成为微众银行的重点支持领域。数据显示,超过24%的小额贷款客户为制造业企业,在行业内占比很高,整体数量超过百万。金融“活水”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微众银行企业市场部副总经理徐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制造业是宏观经济的增长点,值得花时间去做;另一方面,一些制造企业具有带动产业链的功能。“比如一些科技实力很强的小型制造企业,未来很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其经销商和供应商都是银行的潜在客户。所以,为微众银行服务制造业企业,也是一个培育市场的过程。”
此外,微众银行还充分发挥数字化供应链业务模式优势,聚焦大消费、大基建、大健康、高端制造“三大一高”重点领域布局,辐射制造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据了解,该行已与4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微众银行可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供应商和经销商提供全面的企业金融服务。
引入特色数据技术和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微众银行作为发展新质量生产力的强大引擎,依托“数字化+普惠”的优势,为拥有有效专利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深度服务。
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科技型企业成立时间短,数据少,没有固定资产,每个企业差异较大。很难“理解”并批量放贷。微众银行如何破局?
徐伟说,其实银行在通过“小额贷款”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一批科技型企业的客户。通过这些样本发现,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实际上是科技企业的资产,但很难评估其现金价值。另外,科技企业创始人的背景也很重要。比如创始人是优质企业的技术人员,科技型企业含金量比较高,也可以帮助银行识别风险。此外,银行也非常关注科技企业的投资关系。比如科技型企业的投资者,如果基于企业的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很可能降低企业的中间成本,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基于这些观察,微众银行在‘微贷’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推出更适合科技型企业的科技金融产品,帮助其高质量发展。”
据悉,截至2023年底,微众银行科技金融产品“科创贷”已吸引科技型企业申请近43万笔,覆盖全国200多个地级市,累计授信金额超过3800亿元,在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渗透率达到27%。
同时,微众银行通过引入人才信息、知识产权、交易数据等特色数据,构建了一套特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除科技贷款之外的科技保险、数字创投、人才服务、政策对接等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未来,微众银行将继续延伸科技金融的服务广度,通过与生态伙伴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期价值。
公盘空还是有很大发展的。预计非信贷业务占比会有所提升。
从2013年开始,普惠金融已经发展了10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23年10月,国务院再次发文,要求未来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及性提高,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新步伐,金融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得到改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效。普惠金融推动共同繁荣迈上新台阶。
徐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政策的鼓励下,微众银行公司金融未来的市场还是很大的。一方面,中国有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不断创新、满足其金融需求是该行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为解决大中型企业内部账户收付、现金流管理等痛点,微众银行还将提供具有科技优势的创新解决方案,同时服务这些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一步扩大客户群。
在业务结构上,徐伟认为,目前银行与企业客户的业务往来大多以信贷业务为主,同时微众银行的企业非信贷业务也在快速发展。“市场上已经有很多非信贷产品,我们希望创新产品形式,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痛点。”
记者了解到,微众银行从企业需求出发,通过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微众企业+”,依托企业+账户、企业+账单、企业+保险、企业+名片、企业+招聘、企业+推广、数字创投等数字化产品和产品,为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带来线上化、一站式、灵活便捷的数字化综合服务。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