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自贸试验区积极对标DEPA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怡和)数字贸易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形式之一。在11月23日至27日举行的第二届全球数字交易会(以下简称“数交会”)上,推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成为重要议题。
本届数博会举办了首届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对接会。来自17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代表、近百家国内外数字经济企业和20余家外商投资服务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交流对接。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兴夫在致辞中表示,浙江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继续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要搭建合作服务平台,依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举办分行业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对接活动。要支持协同创新,以产业国际合作为牵引,数字化赋能产业链,不断挖掘潜在优势,创造新优势。要鼓励企业开放合作,引导浙江数字经济企业加强与各国政府、机构、企业的交流对接,共享优秀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浙江省商务厅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处处长余瑞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走出去”是必然趋势。今年,在数博会上首次设立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对接会。一方面旨在扩大浙江数字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与浙江数字经济企业对接。“相信在座的使领馆代表明年会带来更多国内企业的需求进行精准对接。”
在积极推动中国加入DEPA的过程中,中国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先行先试,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自贸试验区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平台的作用,在数字标准、数字技术、数字服务、数字交易、数字产品等诸多方面积极探索对标DEPA的规则,初步形成了一些领先的制度创新。
在本届交易会上举办的“高标准经贸规则视角下的数字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研讨会(DEPA)”上,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布了对标DEPA的制度创新成果,对标项目涵盖无纸化贸易、电子支付、跨境数据流、数据知识产权等。
【/h/】例如,中国(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跨境贸易上下游诸多环节探索和尝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提升企业效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便利需求;以新加坡为抓手,探索与东亚国家的数据对接和国际“通关+物流”状态信息交换,推进物流跟踪、申报渠道互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实现跨境贸易双向申报和物流全程跟踪。
杭州高新区(滨江)建设了“数据安全实验室”,开发了“数据出境合规指导服务系统”和“浙江数据跨境合规监测屏”,成立了数据跨境服务联盟,积极开展跨境数据综合服务,助推企业数据跨境合规安全,采取多种措施助力企业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