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金融监管总局揭秘三类冒充金融监管实施诈骗手法

ze4个月前金融171

1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防范冒用金融监管名义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金融监管总局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提示中指出,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实施诈骗的手法通常有三种,其一是伪造金融监管部门文件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名义,通过电话短信、快递信函、互联网等渠道,发布“P2P出借人风险专项清退通知”“金融平台清退通知”等虚假信息,引诱投资人通过所谓“官方回款渠道”进行“清退登记”。投资人注册登记后,不法分子再以需要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诈骗投资人钱财。

其二是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受理投诉实施诈骗。消费者在非官方渠道投诉后,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手机号码、投诉内容等信息,以“解决投诉”“理赔退费”等为由联系消费者,诱导其点击“某监管部门在线理赔中心”等虚假链接或者利用视频会议软件创建所谓“某监管部门会议室”,诱骗登录并开启屏幕共享,从而骗取银行卡号、网银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消费者资金。

其三是冒充金融监管人员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非法收集的银行卡号、贷款额度等个人信息,通过电话、社交软件等联系消费者并骗取信任,谎称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互联网贷款等借贷产品时产生逾期记录,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如要“修复征信”,需向指定的“专用账户”转入资金进行“信用佐证”,并称该笔款项随后将予退回。一旦消费者信以为真操作转账,不法分子迅速转移资金并藏匿。

提示指出,以上诈骗手法均为非法冒用金融监管部门名义,利用部分金融消费者急于解困、挽回损失、自证清白等心理特点进行诈骗。

金融监管总局提醒消费者还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信息泄露。对于不明来源的“内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发布传播的信息,消费者要仔细辨识,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或者下载不明APP,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审慎对外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相关文章

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8%,每股派发现金0.93元

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8%,每股派发现金0.93元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8月22日晚间,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84.82...

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成立 新质并购论坛成功举办

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成立 新质并购论坛成功举办

11月29日,广东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成立大会暨新质并购论坛在广州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指导,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发证券”或“公司”...

划重点!政府工作报告释放10大信号

划重点!政府工作报告释放10大信号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已对今年经济政策做出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并作出细化。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诸多量化目标,这也是市场最为关...

香港“虚拟”银行即将更名为“数字”银行,会带来哪些影响?

香港“虚拟”银行即将更名为“数字”银行,会带来哪些影响?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10月1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表有关“虚拟银行”更名建议的公众咨询总结。 香港金管局在咨询期内总共收到26份意见书,包括来自业界或专业组织、虚拟银...

【独家】国元信托一延期政信产品案二审胜诉,此前已冻结担保方所持2.1亿潍坊银行股权

【独家】国元信托一延期政信产品案二审胜诉,此前已冻结担保方所持2.1亿潍坊银行股权

界面新闻记者|张晓云近日,界面新闻独家获悉,国源信托在一起政信产品案中二审胜诉,此前已冻结担保人持有的2.1亿潍坊银行股权。该产品全称是“国源信托-山东潍坊滨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债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合众易宝更名抖音支付获批,银联商务已注销旗下五张支付牌照

合众易宝更名抖音支付获批,银联商务已注销旗下五张支付牌照

界面新闻记者|苗一伟继5月底公布第一批31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更名后,国内第二批5家支付机构更名也已获批。6月17日,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变更许可信息显示,此次更名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