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万亿俱乐部”再扩容

ze2周前默认651

随着银行年报陆续公布,银行理财子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逐渐浮出水面。截至4月14日发稿时,共有19家理财子公司业绩揭晓。截至2024年末,其产品规模合计为23.42万亿元,较上年末的20.46万亿元增长逾14%。其中,两家头部公司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产品规模下滑,而中邮理财、民生理财产品规模则跃升至万亿级。至此,2024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万亿俱乐部”成员已达13家。

六大行理财子产品规模均超万亿

已披露经营数据的1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其产品规模总额占据银行理财总规模的78%,14%的规模增幅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

具体来看,目前产品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理财子公司仍只有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头部公司2024年产品规模都逆势下滑。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产品规模为2.47万亿元,较上年末的2.55万亿元下降3.14%;兴银理财产品规模约为2.18万亿元,较上年末的2.26万亿元下降3.65%。

与此同时,信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产品规模正在逼近2万亿元,与头部两家理财子公司的差距迅速缩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上述四家理财子产品规模分别为1.99万亿元、1.96958万亿元、1.96135万亿元和1.88万亿元,而2023年末均在1.5万亿元至1.8万亿元之间。

此外,中邮理财、民生理财也跻身“万亿俱乐部”。截至2024年末,其产品规模分别为1.02253万亿元和1.01567万亿元,上年末分别为7764.99亿元和8684.74亿元。

从产品规模同比增幅来看,大多数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增势迅猛。中邮理财、交银理财增幅均超过30%,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则分别增长了24.08%、22.01%和15.26%。

多家产品规模高增的理财子公司都提及积极拓展行外代销。中邮理财方面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渠道拓展方面,中邮理财以客户清单法、数字网格法为牵引,实现客户服务和营销体系新突破。2024年,中邮理财开展“走进理财子 财富伴你行”系列活动,全年共接待11个省份、22批、超500位渠道人员走进公司开展面对面业务交流。邮银渠道客户数量稳步增长,累计客户数达1610.56万户,增幅28.28%,创历史新高;行外零售渠道多点发力,形成国有大行、股份行、互联网银行、城农商行全面布局的代销渠道格局,代销规模年增98.10%,居行业前列;机构理财大客户服务模式持续突破,存量规模达1380.19亿元。

交银理财也积极拓展行外代销。2024年末,行外代销产品余额达9316.34亿元,在16179.70亿元全部产品规模中的占比达57.58%,初步建立了以母行为主体,开放、多元的全渠道体系。

从整个行业趋势看,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持续增长。《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12月全市场有562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增加71家。

5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20%

数据显示,2024年,18家理财子公司(剔除恒丰理财未披露2023年数据)共实现净利润255.52亿元,同比增长8.97%。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净利润仍占据前两位,但增幅并不突出。

招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总资产为240.71亿元,净资产为231.0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7.39亿元。从绝对值看,招银理财27.39亿元的净利润依然领先其他理财子,但较其上年的31.90亿元大幅下滑14.14%。

兴业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兴银理财总资产为179.5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73.13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1.21亿元,净利润为26.94亿元。对比2023年数据,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了7.09%、4.34%。相较半数以上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增幅都在10%以上,兴银理财这一数据表现平平。

从净利润增幅看,浦银理财暂居首位。数据显示,2024年,浦银理财实现营业收入19.77亿元、净利润11.6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12.35%、158.57%。此外,渝农商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中银理财净利润增幅都在20%以上。

其中,中邮理财营收、净利润均实现20%以上的增幅。邮储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邮理财资产总额为139.78亿元,净资产为137.20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21.74%,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增长22.47%。

整体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持续强化产品创新,通过优化投资策略、丰富产品类型等多元举措,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中邮理财方面表示,在产品创新方面,中邮理财聚焦提升收益,多资产多策略创新成果突出。加强信用挖掘,非金融信用债占比81.00%,高于行业平均;开发策略47余种,其中指数量化衍生品等复杂类策略8种,实现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黄金、衍生品、REITs等多元化资产配置。在母行与行外渠道发行陆港红利、目标盈、防御指数、黄金自动触发、红利科技轮动、QDII投资等固收+创新策略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超80亿元,产品业绩表现突出。

招银理财则匹配投资者的多元配置需求,推出并持续丰富“理财夜市”、理财定投、“随心投目标盈”等创新模式,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工银理财表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打造人民满意的理财公司为目标,聚焦客户需求,创新理财定投、7×24小时快赎、“智享还”“理财夜市”等特色功能,丰富大湾区、慈善、养老等主题产品布局,推出目标止盈、区间盈等特色机制。

展望2025年银行理财市场

展望2025年,在国内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变化?民生证券固收谭逸鸣团队认为,2025年,绝对收益率下行、高票息资产的稀缺将继续掣肘资产端的配置行为,进而将对银行理财业绩表现和规模增长持续形成约束,“稳规模”压力增加。

“但我们认为2025年理财负债端规模增长仍可期。”民生证券固收谭逸鸣团队分析称,一方面,随着存款利率的持续调降,比价效应将对理财规模形成支撑;另一方面,股市对理财负债端的资金分流效应并不绝对。资产端的配置压力将加大,短期内或将继续增配兼具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资产,中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或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抓手,向资产配置和策略运用要收益。

相关文章

鹰潭市首家外币代兑点揭牌 支付便利化工作实现再突破

【/h/]4月26日,鹰潭市首家外币兑换点在陆琴道源宾馆正式开业。客户无需前往银行网点,即可在酒店满足10余种外币现金的兑换需求。这表明在鹰潭的外国人在便利外汇使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h/]202...

2024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3万亿元 险资增配债券、权益资产迎结构调整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公布2024年四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数据。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提升至7.21%。有行业分析...

5家公募旗下FOF基金2023年实现盈利

【/h/]根据刚刚披露的2023年年报,去年公募FOF基金的管理规模缩水近40%,至约1500亿元。与此同时,其业绩也面临压力。来自天相投资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154家公募基金公司中,202...

中信银行以债券承销浇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债券市场作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石之一,已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理念的“策源地”。中信银行作为信用债市场头部主承销商,持续打造领先的债券融资综合服务体系,高效践行国家战略,赋能重点领域...

做好四方面工作 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相协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近日出版发行。对于“为什么要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该书指出,促进投资和融资功能相协调,符合资本市场发展普遍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投资功...

太平洋健康险“企安芯2.0”五大升级,跨界融合引领员工关爱新纪元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有效吸引并保留核心人才,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11月11日,中国太保旗下太平洋健康险在上海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