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示:增强金融产品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
【/h/]中国人民银行理论学习中心组4月26日在《人民日报》发文称,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盈利性应服从于功能性。金融业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国家利益优先、人民利益至上,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包容性、可及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共生共荣,让金融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h/]文章说我们应该谨慎行事,不要急功近利。“稳健审慎”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管理智慧和生存法则。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开放与安全,兼顾短期与长期、稳增长、防风险、内外平衡,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切实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稳妥推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工作,加强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业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绩效观和风险观,既看眼前,又看长远,不贪图短期利润,不冒进冒进,不过度承担超出承受能力的风险,坚持审慎审慎经营。
【/h/]我们应该正直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说实话就是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高质量金融服务,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创新就是要着眼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推动金融创新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发展,不能搞脱离实体经济需求、逃避监管的伪创新、乱创新。
【/h/]遵纪守法,切勿胡作非为。金融领域是一个强监管、重规则的领域。金融业的活力要靠市场,秩序要靠法治,整体要在法治上运行。要抓紧推进重点金融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监管所有金融活动,继续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实现金融监管从横向到纵向。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守纪律和法律,自觉依法行政、依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