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牙带刺” 证监会“零容忍”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5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2023年执法“成绩单”,明确2024年执法重点。证监会表示,将严厉打击证券期货市场中严重危害市场平稳运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将加强线索发现、严查大案要案、提高执法效能、持续深化合作、注重惩防并举,为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富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保驾护航。
【/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证监会立案查处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17件,同比上升19%;实施行政处罚539起,同比上升40%,处罚1073人(家庭),同比上升43%;市场禁入103人,同比增长47%;罚没63.89亿元,同比增长140%;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证券期货犯罪案件及线索118件。
【/h/]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即使涉嫌重大违法违规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撤回上市申请,证监会也要坚持到底,杜绝“带病申报”“病从口入”,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23年,证监会查处了4起发行人在发行申报阶段报送虚假财务数据的案件。其中,科创板IPO公司思尔信未能满足发行条件,2020年虚增利润占比118%,是注册制下证监会在申报阶段发现并查处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罚1650万元。
【/h/]同时,重点关注滥用会计政策、大规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情节恶劣的32家公司,严厉打击以减值名义进行财务造假的违法违规行为。2023年,证监会查处的32家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42家上市公司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
【/h/]在压实“看门人”责任方面,证监会坚持“一案多查”“双罚制”。2023年,共有25家中介机构和94名从业人员被给予行政处罚。除依法适用“财产刑”外,还要充分运用法律赋权,探索适用“资格刑”。中天华茂会计师事务所在东方网力年报审计执业活动中未勤勉尽责的,将被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5倍罚款,暂停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国海证券项目负责人孙谋未勤勉尽责地为盛通集团发行公司债券提供服务,被采取证券市场5年禁入措施。
【/h/]此外,证监会将严查违规减持行为。聚焦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乱象,坚决查处9起违规减持案件。严厉打击内外勾结操纵股价行为,查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高管与游资勾结操纵公司股价案件9起。对于新型违法案件,证监会运用数据分析手段,依法打击资本市场不断变化升级的新型违法行为,坚决遏制蔓延势头。
【/h/]证监会表示,2024年,将严厉打击证券期货市场中严重危害市场平稳运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为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保驾护航。
【/h/]一是加强线索发现。加大科技监管应用力度,不断提高线索发现的灵敏度和精准度,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市场监管协作,强化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信息披露与交易监管、现场检查与稽查调查的联动,坚决消除监管盲区空。
【/h/]二是严查大案要案。重点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占用担保、违规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影响市场正常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为投资者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h/]三是提高执法效率。加强案件办理全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监督、关键环节动态管控,切实提高侦查办案质量。优化执法力量配置,通过“联合侦查”“以案代训”“援队队长”等模式快速查处大案要案。
【/h/]第四,继续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公检法在会议中沟通便捷的机制优势,共同部署和督导案件办理相关工作。加强与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在信息通报、数据共享、案件办理等方面的联动。,形成各司其职、有机衔接、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h/]第五,惩防并举。充分发挥稽查执法的“惩”“治”“防”“育”功能,让挑战法律底线者付出应有代价,以罚促改、以罚促管,实现市场生态的涵养和修复。提高执法透明度,及时通报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案件办理情况和典型案例,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方、警示一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