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印发通知 建立健全银行业科技支行梯度培育体系
【/h/]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上海监管局网站5月21日消息,上海监管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上海银行业科技支行梯度培育工作提升科技金融专业能力的通知》。《通知》明确,用5年左右时间在上海培育建设30家科技支行、90家科技特色支行,实现上海重要科技创新承载区、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全覆盖。
【/h/]探索实施机制和模式创新。
【/h/]《通知》明确,上海银行业科技支行梯度培育是指建立科技金融专业机构体系,由监管部门认定并持有金融牌照的科技支行和银行机构自主确定的科技特色支行(含轻型网点)两个层次组成。符合条件的科技特色分支机构可向上海监管局申请纳入科技分支机构管理体系。纳入科技支行管理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在综合经营支行或单一营业网点的基础上转型为科技支行;二是在金融服务不足的科技园区和承载区,符合新设机构要求的,在新设营业网点的同时申请纳入科技分支机构管理。
【/h/]《通知》显示,科技支行成立后,机制建设和业务发展将围绕“四化”经营,即专业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系统化经营和品牌化经营,发挥科技和金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h/]具体而言,科技支行将配备专业的科技和金融团队,鼓励组建专业化研究团队,开展常态化行业研究;进一步探索实施机制和模式创新,鼓励建立科技金融业务专属评价标准,支持上海重点科技产业链协同发展和核心技术研发进步。
【/h/]允许多元化发展。
【/h/]《通知》还规定了相关配套机制。上海监管局将通过建立“三化”配套机制,助力科技支行规范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多元化考核。根据上海辖内银行机构科技、金融专业能力配置特点,以及各类科技园区/集群金融服务需求差异,进一步区分综合管理支行和单一营业网点,分别采取适当差异化的考核方案。
【/h/]二是差异化监管。结合当前科技金融推广工作,采用定性定量评分和综合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9+6”考核模型(9个定量指标和6个定性指标),更全面地反映科技支行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工作成效,让科技支行多元化发展。
【/h/]第三是持续管理。建立科技分支机构可持续管理机制,对辖内银行科技分支机构开展后评价。通过差异化曲线评价和周期调整等手段,确保科技支行评价始终能够适应当前科技金融重点工作和科技金融发展形势。
【/h/]近年来,上海科技企业信贷规模稳步扩大。去年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超万亿元,金融活水持续赋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截至一季度末,上海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36%;贷款户数为3.32万户,同比增长46%。
【/h/]上海监管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引导辖内银行机构全方位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支行梯度培育体系,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助力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