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险资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冲高至7.36% 投资资产重新分类或为主因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保险资金运用表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约29.94万亿元,今年一季度金融投资年化收益率为2.24%,综合投资年化收益率达到7.36%。
【/h/]可以看出,一季度保险资金的两项投资收益率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同时,与上年同期相比,保险资金年化理财投资收益率下降1.16个百分点,而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上升2.12个百分点。
【/h/]两种投资回报的差异
【/h/]一季度险资两项投资收益率指标呈现明显分化。
【/h/]对此,某人身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简单来说,理财投资收益率可以理解为影响当期利润的投资收益表现,包括分红、利息、买卖价差、计入利润的浮盈和浮亏等。综合投资收益率是各种收益的表现,即包括未计入利润的浮盈和浮亏的收益率。财务投资回报侧重于对当期利润的影响,而综合投资回报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包括影响公司净资产但不计入当期利润的投资价值变化。
【/h/]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一季度保险资金理财投资年化收益率较低,主要与权益市场走势有关。一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保险权益市场整体投资表现不尽如人意综合投资收益率较高主要与投资资产重分类有关。
【/h/]资管创始人之一陆小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季度保险资金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大幅提升,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h/]首先,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持有更多分类为AFS(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长期债券。第一季度债券市场看涨,但保险公司没有大量出售债券,因此体现在金融投资回报率较低,综合投资回报率较高。
【/h/]二是部分非上市保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显著领先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且不少未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保险公司将长期债券资产从“持有至到期”资产重分类至“可供出售”资产,使得重分类债券的市值变动体现在其他综合投资收益中。如果不出售,“可供出售”资产的市值变化只影响净资产,不影响净利润;如果出售,其市值变化的损失或收益将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h/]从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来看,寿险公司的两项收益率指标对比大于财险公司。一季度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理财投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12%和2.80%,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7.48%和4.84%。可以看出,寿险公司的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远高于财险公司,这也是因为它们持有更多的债券资产。
【/h/]债券配置增加容易减少难。
【/h/]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一季度,险资对债券的配置力度最大;与此同时,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也同比上升。着眼未来,业内人士认为,预计保险资金仍将加大对债券的配置力度,而随着权益市场的复苏,保险资金将积极加大相关资产的配置力度。
【/h/]由于业务性质不同,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的投资策略也不尽相同。从一季度看,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1.72%。其中,债券配置较上年同期增长21%,银行存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1.27%,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3%。
【/h/]与此同时,一季度财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92%。其中,债券配置余额同比增长14.81%,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同比增长5.2%,银行存款同比下降12.79%。
【/h/]可见,无论寿险公司还是财险公司,债券的增持均居大类资产配置首位。卢表示,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的背景下,坚持基于负债特征配置大类资产,并在资产配置战略指导下积极配置长期固定收益资产的保险公司,将在未来经营中逐步显现优势。
【/h/]对于下一步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的配置策略,前述寿险公司投资负责人认为,在以债券配置夯实投资收益基础的同时,保险资金还必须提高整体投资收益。随着权益市场的复苏,保险资金对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配置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也是保险资金提高整体投资收益的必然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