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积极谋划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 明确重点投向
近期,多地召开专题会议,谋划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工作,研究部署加快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第一批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已于5月申报,第二批项目被要求在6月中旬前申报。从支持领域来看,2024年“双”建设主要支持8大方向和17项具体投资,以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h/]近日,四川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双区”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争取最大限度支持第一批项目,做好第二批项目申报工作,推动更多项目进入国家板块,确保按各批次要求如期开工建设。会议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应重点用于能源安全、燃气管网和城市地下共同沟建设、地面灾害高风险地区县城迁建,以及“卡脖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绿色氢和低空经济等新型生产力重点产业发展。
【/h/]海南、天津、湖南、青海等地近日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天津表示,要积极谋划更多国家急需、科技创新、未来产业、专精特新、质量生产力的项目,打造滚动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为巩固发展后劲提供有力支撑。
【/h/]青海表示,要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工业“四地”、资源能源战略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重点领域,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厚植新优势。
【/h/]从今年开始,中国已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专门用于“双循环”建设,今年将首次发行1万亿元。根据财政部披露的发行计划,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分为22期,将于5月17日至11月中旬陆续发行。截至目前,超长期特别政府债券已分两期发行,发行总额800亿元。
【/h/]从支持领域来看,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2024年“双折”建设将主要支持8大方向、17个具体项目,以及党和国务院部署的推进大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比如,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养老服务网络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黑土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整治污水管网、整治入河排污口及相关河湖综合治理项目。
【/h/]记者了解到,目前第一批项目申报已完成,第二批项目申报要求在6月中旬前完成。
【/h/]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表示,下一步将加快项目筛选和计划发布,组织各地和有关单位按要求报送项目,并会同行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筛选工作。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统筹,用好国债、* *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地方政府投资等各类建设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督促指导地方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分类做好用地、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h/]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制度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吴有红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要围绕“双重”建设要求,根据项目的战略重要性、紧迫性和成熟程度,选择战略性、前瞻性、整体性合格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要适当提高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使用集中度,避免‘撒胡椒面’,防止资金在层层分解过程中‘碎片化’,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真正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战略导向作用。”
【/h/]同时,吴有红表示,要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统筹,统筹用好常规和非常规政策,加强财政货币金融工具协调配合;统筹* *和地方资金,坚持“国家所需”和“地方所能”相结合,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统筹存量和增量资金,用好* *预算内投资、地方转移支付其他* *建设资金、专项债券资金等存量资金,与发行超长特别国债带来的增量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整体效益;统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吸引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