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防风险 金融严监管释放强信号
“长了带刺的牙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为今年金融领域的关键词。日前,* *高层会议和金融监管部门五天内三次发声,释放出严监管、防风险将持续升级的信号。对于重点领域,新一轮金融监管将以“严”字当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是补齐金融风险责任追究制度空,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h/]据了解,后续对中小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等风险领域的处置将持续推进。与此同时,制度的“短板”也将加速补齐。年内将修订《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等7部部门规章,制定《政策性金融机构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6部部门规章。
【/h/]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召开会议,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到新高度。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发展全局、事关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
【/h/]会议还强调,要坚持严字当头、敢严肃、敢严格、真严格,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有“节”有角,在金融领域长期树立严基调、严举措、严氛围。
【/h/]“不到100字的段落里,有7个‘严’字。”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指出,这意味着金融监管必须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加大处罚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切实增强监管的震慑力和有效性。
【/h/]5月27日下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召开了* *会议。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同时指出,要全面落实强监管、严监管的要求,真正做到“长牙长刺”。
【/h/]总的来看,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总体收敛。银行、保险、证券类金融机构主要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根据会议内容,我国金融风险仍集中在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和地方债等方面。
【/h/]目前,上述领域的改革和保险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年初以来,监管部门锁定重点、精准施策,近20家村镇银行实现改革重组。例如,中国第一家按照全省统一法人模式改革的地方法人银行海南农村商业银行最近成立。在此之前,多个省份的农村信贷改革方案也已落地,浙江农商银行、辽宁农商银行、山西农商银行和河南农商银行已经成立。
【/h/]围绕房地产领域,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当前保障房屋交付的重要举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李近日赴遵义市、贵阳市调研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情况,强调打击商品房“烂尾风险”。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白名单”项目贷款额度9350亿元。
【/h/]为进一步防范化解风险、提高监管有效性,将加快补齐金融领域短板。* *政治局会议审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责任追究规定(试行)》,意味着金融风险责任追究领域的制度已经补齐空。新一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将正式开启,后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进程将加快、加强、提高。5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4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包括修订《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等7部部门规章,制定《政策性金融机构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6部部门规章。
【/h/]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系列举措释放了消除监管盲区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强监管、严监管的信号。
【/h/]“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完善金融法律制度,重点解决股东监管依据不足、风险处置机制不完善、行政处罚力度低等问题,着力一揽子补齐制度短板。”金融监管总局法规司党支部撰文指出,后续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日常监管、检查和行政处罚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能。
【/h/]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监管要“布满荆棘”有棱角,这既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这对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表明强金融监管、严监管将进一步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