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广发“求贤令” 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最吃香”
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行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多元化,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加大。银行业招聘经理的频率越来越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近日,多家银行向市场公布招聘令,包括股份银行总行选拔高级管理(专家)人才、区域性城商行招聘中高级管理人才等。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公开选拔高级管理人员。相比国有银行,成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更为积极,股份制银行也在逐步尝试。
从市场化选人用人的细节来看,随着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吃香,这也成为银行人才储备的重点。
股份制银行总行公开招聘人才。
6月5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总行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专家)人才。根据相关职位信息,浦发银行此次招聘主要是为总行科技发展部补充人才。
具体来说,浦发银行科技发展部拟招聘上海、合富、Xi、武汉、成都开发服务中心应用开发服务分中心首席架构师、总经理。同时,浦发银行总行平台研究与运输中心拟招聘副总经理1名。以上职位的级别都是总公司的部门主管(副职)。
以总公司科技发展部总架构师为例。他的工作职责要求他牵头制定浦发银行科技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确保与银行“数字智能”战略和业务目标的一致性,并确保科技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此外,还要求首席架构师牵头前沿技术研究,把握银行整体架构的技术方向。
整体来看,浦发银行的人才招聘与该行新领导层制定的战略打法不无关系。今年4月底,浦发银行新领导层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重点强调了实现“数字智能化”战略转型的坚定心态。
“整个技术的趋势,行业业态的变化,促使我们去考虑如何定位自己。”浦发银行董事长张卫中在业绩发布会上直言,一段时间以来,金融行业一直在研究转型的问题,大多数同行都提出了“数字智能”的转型——即通过数据元素和智能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模式和业态。
地区银行踊跃报名。
浦发银行在该行总行“海选”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并非孤例。
6月3日,湖南银行公布2024年市场化选聘中层管理人员。拟招聘部门涉及总行消费金融部(总行部门)、总行大公司条线管理部、大零售店条线管理部、大风险条线管理部、大科技条线管理部(均为总行副行长),以及长沙分行、永州分行、湘西分行(分行副行长)。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早前,已有多家银行发布了针对高级管理人员的“求贤令”,其中以城商行为主的区域性银行参与度较高。
2022年年中,四川天府银行全球招聘人才。总行的高级管理职位包括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首席风险官和董事会秘书。同年,官网鞍山银行发布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招聘公告,拟招聘总行行长1名、副行长3名。
根据2021年的情况来看,在地方农信社系统,很多省联社,包括辽宁,黑龙江等。,还公开选聘地方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高管,且年龄一般限定在45岁以下。2020年4月,枣庄银行面向全国公开选拔总行行长、副行长各1名。同年7月,天津银行宣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行长1名、副行长3名。
2019年,总部位于辽宁省的抚顺银行发布公告,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总行行长。十年前,该行首次公开招聘总行行长。时任吉林市商业银行原董事长、行长毕在“海选”中胜出,于2009年初出任该行董事长、行长、董秘。
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
仔细观察多家银行发布的招聘公告,管理团队趋于年轻化,科技基因重塑,成为银行在金融科技赋能下实现转型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很多银行也有意通过公开招聘来推动一流人才团队的建立。
从市场上发布的招聘岗位来看,银行选择公开招聘的岗位不仅涉及总行行长、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首席风险官、董事会秘书,还包括科技部门负责人等高层次科技人才。
“不仅对基础业务和技术人员有很大需求,对拥有丰富技术经验和成熟管理眼光的高级管理人员也有很大需求。”华东某资深银行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以浦发银行近日发布的“求贤令”为例。总行科技发展部首席架构师岗位要求为:具有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或知名金融相关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经历,从事信息科技工作5年及以上;精通IT项目管理、架构设计等领域,对银行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有深刻理解,有引领金融行业IT项目重大架构方向决策、重要技术路径和技术平台建设与实施的案例实践;熟悉主流IT技术和应用,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趋势,具有以架构师身份参与5个以上大型信息技术系统建设项目或重要规划的经历;有银行部门重要岗位经验和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教育经验者优先。
早在两年前,兴业银行还公开招聘高层次科技人才,包括首席信息官、总行科技部门负责人、总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主管科技)、总行科技部门及产业金融相关处室或部门负责人,共计15人。当时兴业银行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释放金融科技动能,推动全行数字化管理全面转型,强化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
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培养人才。
人才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方式也有助于提高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行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许多银行希望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为银行经营带来新的经营理念、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发展思路,为银行经营注入活力。”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说。
总体来看,有的银行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的思路选拔人才,有的银行则持开放的态度,灵活储备、培养、管理和使用各类人才。事实上,很多银行都希望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的工作机制。
“高管‘海选’并非没有瓶颈,需要慎重考虑市场化人才对银行运营和企业文化是否足够了解。”某大型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指出,虽然引进高科技素养较高的外部人才可以推动银行创新,但也可能遭遇“水土不服”。
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虽然引进人才对银行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如何构建和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才是促进银行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银行只有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人才的不断成长和进步,才能不断产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机构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该人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