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券难求 险资抢配超长期特别国债
【/h/]“超长期特别国债一发行,我们就从一级市场配置。但首批发行规模有限,各家机构发行热情很高,可谓‘一票难求’。”一位保险资管机构交易员感慨地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h/]最近,30年期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作为长期国债的主要持有者之一,保险机构已成为争相配置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主力军”。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方面,超长期国债与保险资金的长期限特征相匹配,配置超长期国债可以帮助保险公司降低资产负债敞口;另一方面,未来市场利率可能会更低,而配置超长期国债有望获得资本利得。
【/h/]急于配置超长期政府债券会降低期限敞口。
【/h/]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降低资产负债间的长期敞口,增加超长期债券的配置成为保险公司的一大选择。
【/h/]对于为何积极参与超长期特别国债配置,一位保险资管债券投资经理表示:一是超长期特别国债能够满足资产配置需求;二是当前利率债下行趋势不变,配置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有资金收益。
【/h/]上述保险资管机构交易员表示,保险资金具有长期限特征,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能够匹配保险资金的长期负债,符合期限匹配要求;国债市场通常具有流动性,保险资金可以通过配置国债进行管理,以满足潜在的赔偿需求;通过配置长期国债,保险资金可以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控制利率风险。
【/h/]根据财政部的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于今年5月17日发行,11月中旬发行,共22期。其中,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分别发行7次、12次和3次。目前已发行两期国债,期限分别为20年期和30年期。
【/h/]一位保险资管投资经理表示,长期限20年期国债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套利空,可以获得期限利差。“20年期国债以前没有实物国债,其利率将下移,与10年期国债的利差将进一步缩小。因此,我们通过债券借贷制造了更多的20年期国债和空10年期国债。”上述投资经理表示。
【/h/]保险债券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
【/h/]近年来,为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保险资金不断提高债券资产配置比例,债券资产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达到历史高位。
【/h/]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债券占财险公司运用资金余额的比例约为38.20%,较2023年末上升0.38个百分点;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债券占比约为46.82%,较2023年末上升0.86个百分点。
【/h/]“我们在今年第一季度购买了大量债券,包括长期债券。一方面是因为债券投资有内部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当前市场仍存在‘资产荒’,必须积极配置长期债券,尤其是长期利率债券。”一家保险机构催收部负责人表示。
【/h/]保险机构将重点关注后续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上述催收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未来利率下行是大趋势。长期债券具有配置价值,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仍将受到众多机构的抢购。”
【/h/]市场利率仍在下降空。
【/h/]展望未来,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市场利率仍在下行空,尤其是“降息”的预期仍然较大。
【/h/]“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降息的可能性更大,预计利率将在今年创下新低。”上海某大型保险资管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
【/h/]事实上,利率下行是目前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预期。CICC研究部分析师雪梨认为,二季度债券收益率没有明显的上行基础。特别是在财政政策相对克制的情况下,经济基本面仍需要货币政策放松来支撑。如果后续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债券收益率下行空区间将被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