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保险发展迎顶层设计 多渠道化解“商业可持续”难题
【/h/]6月6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促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保险发展体系。其中,基本保险服务升级拓展取得新进展,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保险服务可得性得到提升,保险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得到改善,防范化解保险风险取得新成效。普惠保险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h/]在征求意见阶段,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周玲在题为《中国普惠保险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相关报告中指出,《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对普惠保险业务重要性的总体强调被全面细化为对产品类型、保障人群和服务方式的要求,从而为国内普惠保险的发展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框架。
【/h/]作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意见》从定性的角度给出了普惠保险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提高保险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提高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和提高保险经营的可持续性。
【/h/]从目前的行业实践来看,商业可持续性是普惠保险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h/]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光日前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普惠保险的难点之一是缺乏数据基础。原因是普惠保险需要覆盖过去保险产品没有覆盖到的人和事。因此,保险公司在进行精算和产品定价时缺乏数据支持,导致定价不准确,最终可能导致业务不可持续。
【/h/]针对这些痛点,《意见》首先明确提出要夯实普惠保险的数据基础。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依托银行保险金融基础设施,实现行业普惠保险信息共享。推动行业数据与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及相关机构依法依规实现信息共享,拓展普惠保险相关数据来源,增强普惠保险产品科学定价能力,提升普惠保险风险管理能力。
【/h/]与此同时,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意见》鼓励发展专属普惠保险,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商业可持续性问题。
【/h/]《意见》明确,支持保险公司在社会保险保障不足、商业保险供给不足的地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特定风险人群或特定风险区域提供专属普惠保险产品和服务。
【/h/]该人士指出,一方面,未来将联合残联、妇联等组织推进专属普惠保险。有了这些机构覆盖的目标人群数据,保险公司可以更科学、更准确地设计保险产品,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承保。另一方面,在发展专属普惠保险过程中,《意见》支持保险公司与有关部门协商建立盈亏分担机制,动态调整费率,实现可持续经营。
【/h/]中邮保险总经理李学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将着力完善普惠保险发展基础设施,健全普惠保险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加强科技应用、人才培养、提高精算能力等方式,建立和优化普惠保险客户精准识别、动态跟踪和风险控制机制。同时,全面加强普惠保险产品类别、保费收入、赔付金额、覆盖人数、渗透率等指标的统计跟踪,持续提升普惠保险业务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