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外卡组织支付通道费率相差近5倍,中国支付协会倡议:切实降低外卡受理成本
界面新闻记者|苗一伟
在国内各行业都在积极推动改善外国来华游客国内支付体验的同时,国内外银行卡收单率的巨大差异成为阻碍中国商户接受国外卡积极性的一道墙。
6月18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关于做好降低境外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工作切实降低外卡受理成本的倡议》公告。
公告提出,国际卡组织应立足于便利外籍人员在华消费和支付,与成员单位共同落实国外卡收单服务优惠费率,降低国外卡受理成本,提升商户受理国外卡的积极性;加强与商户的解释和沟通,维护商户的切身利益,不断推动支付受理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此外,还提出相关收单机构应秉承“支付为民”的理念,自国际卡组织对外卡发放优惠费率之日起,将所有费率优惠转让给商户,有效降低外卡受理成本。收单机构及其外包服务机构不得以降低价格、增加成本等方式截留外卡手续费折扣,甚至变相提高费率。收单机构应当按照相关监管政策和行业自律要求,做好商户沟通和信息披露工作。
对于以上举措,界面新闻记者查询了万事达、Visa和美国运通。截至发稿,万事达卡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上述举措没有回应。
美国运通表示,积极响应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号召以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倡议,携手行业各方加强服务场景和支付受理环境建设,提升外国人来华支付的便利性。
此外,今年5月,Visa中国区总裁尹小龙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已实施三大措施进一步改善国内受理环境:一是Visa将继续与收单机构合作,优化目前的POS业务流程,改善收银员和消费者的支付体验;二是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引入创新受理工具,帮助商户快速发展外卡收单业务;第三,积极响应费用调整政策,降低中小商户外卡受理成本。
博通咨询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中国积极推广外籍人士在中国的国内支付体验时,在国内中小商户高频场景下,卡基类的接受度并不好。其中,由于欧美外国人习惯刷卡消费,线下POS机和非连接NFC受扫码支付影响较大,交易下滑明显。另外,来自欧美的外国人更注重自己的隐私保护,导致网上钱包的应用被屏蔽,激活率低。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从支付宝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国内支付产业链在受理外卡方面,对费率和成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贴。国外卡组织的支付费率定为3%,其中200元以下的交易,支付宝等收单机构都有补贴,但200元以上的手续费仍需高。但对于招商局来说,这种收费很难适应。
银行卡清算组织因其垄断性强等特点,也被称为金融业“皇冠上的明珠”,但银行卡清算行业长期面临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提起的反垄断诉讼。
界面新闻记者也注意到,最近国外卡组织因为费率高,再次遭到国外很多大型电商的激烈反对。
今年6月,美国电子商务巨头易贝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显示,该公司将放弃美国运通发行的信用卡作为在线市场的支付卡选项,主要原因是“美国运通的费用高得令人无法接受”。
另一方面,美国运通表示,该公司的手续费相当于易贝在其他支付卡网络(如Visa和MasterCard)中购买类似信用卡或储蓄卡所需支付的费用,易贝放弃美国运通作为消费者在线支付选项的决定与其宣称的在销售点增加竞争力的愿望不符。
此外,亚马逊在交易费的谈判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激进措施。亚马逊一度威胁停止接受其全球网络上的所有Visa交易卡。
王鹏博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鉴于国外卡组织3%的渠道费率与国内标准商户6‰的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收单机构的费率补贴并非长久之计。从长远来看,建议研究一个能激励各类参与者坚持下去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