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加强融券与转融券逆周期调节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6月16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证监会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评估和完善融资融券规则,加强融资融券逆周期调节。同时,继续加强行为监管和穿透式监管,严厉查处大股东及相关机构多层嵌套、融券“绕道”减持限售股等违法行为。
近日有媒体称“再融资疯狂报复,难怪大盘持续下跌,再融资(6月12日)一天新增近1.7亿股”。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6月12日,借出证券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指数成份股半年度调整,导致借出证券“借旧还新”,即收回转出的成份股,借出新纳入的成份股。由于媒体引用个别交易日新增放贷数据,忽略了存量回暖、余额减少的情况。
“数据显示,6月11日周二和周三分别新增借出2.8亿股和1.7亿股,同时收回8.6亿股和5000万股。两天实际累计保证金减少4.6亿股,当时循环保证金余额减少54亿元,降幅14%。”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
去年以来,针对市场对融券和转贷的关注,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禁止限售股出借、降低转贷效率、禁止利用融券实施变相T+0交易等。
1月28日,证监会表示,为落实投资者导向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解禁的监管,经充分论证和评估,证监会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的出借;二是将融券市场化协议的申报由实时到账调整为次日到账,限制融券效率。由于系统调整等因素,1月29日实施了第一项措施,3月18日实施了第二项措施。
2月6日,证监会要求暂停新增证券公司以当日余额为上限的再融资融券规模。这一政策仍在严格执行,没有改变。当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关于“两融”融资融券业务的提问时表示,证监会提出进一步加强融资融券业务监管的三项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融资融券规模,以当期融资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规模,逐步关闭存量;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第三,继续加强监管和执法。证监会将依法打击融资融券交易中的不当套利等违法行为,确保融资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截至6月14日,全市场融券余额340亿元,较2月6日政策出台时减少536亿元,降幅61%,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