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系统人事调整密集!北京和上海两大地方局局长尚待明确
界面新闻记者|安贞
界面新闻编辑|江一曼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派出机构挂牌一年。最近总局和地方局层面人事变动频繁。
7月18日,财新报道称,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局长王俊寿已赴湖南,人事任免程序完成后,他可能出任湖南省副省长。
公开简历信息显示,王俊寿出生于1971年3月,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硕士、博士。他在金融系统有丰富的经验。早年在天津银行系统工作,历任天津城市合作银行总行助理、分行业务科长、工会主席、行长助理、辖内银行副行长等职。天津商业银行总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正厅级)。
2006年8月,王俊寿进入监管机构,在原海南、天津、新疆银监局工作。2013年12月任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原副主任。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王俊寿先担任原山东银行保监局书记、局长,后于2021年12月调任原上海银行保监局担任原上海银行保监局书记、局长。
在今年1月的国家金融监管局新闻发布会上,在谈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投诉时,王俊寿透露,2023年前9个月,经过上海监管局两年多的深化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投诉量已经从2022年的8.1万件下降到5.7万件,占全国的近20%。两年来,该部门合作案件30余起,涉案金额8000余万元。此外,2023年,上海共侦破信贷领域经济犯罪案件2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
今年两会期间,王俊寿以政协委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局长的身份,提出“共建大金融监管格局”。
王俊寿认为,风险防控需要从三个层面实施。第一,股东和高管层的责任是“内环”,是风险防控的中坚力量;第二,机构和行业的责任是“中央”的。关键是要加强机构自律和行业互律,做到风险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第三,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外环”。通过落实属地责任和自下而上责任,强化“五大监管”,编织风险防控安全网。
王俊寿并不是唯一一个最近从监管机构到地方政府的官员。6月28日,国家监察委员会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王调任河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王出生于1968年10月。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2022年任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多个地方局的“一把手”也有所调整。7月初,界面新闻报道,“75后”北京监管局书记、局长杨东宁履新进出口银行。48岁的杨东宁是当地最年轻的局长。
5月,四川局局长陈育林年龄退休,随后陕西局局长黄锦波进入四川局。随后,西藏局局长田代臣接替黄锦波,主管陕西局。甘肃局副局长石接任西藏局局长。
此外,贵州监察局官网显示,辽宁监察局原副书记洪小平已任该局书记、局长。年过六旬的贵州省监察局原局长李华涛6月被免职,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经过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北京和上海两个地方局的局长职位空仍有待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