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校园网络贷款 远离金融诈骗风险

ze9个月前默认798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校园网络贷款简称“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文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案例情况:

  近年来,部分金融诈骗分子将诈骗对象瞄准了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利用学生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金融知识等特点,打着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名义,诱骗学生贷款,使学生深陷校园贷陷阱。

  某高校新生小秦刚入学就遭遇了校园贷陷阱。小秦通过朋友介绍进入了一家公司兼职,公司主管邢某以测试软件为名,利用小秦的身份信息分别在分期乐、名校贷、优分期、马上金融、蚂蚁花呗、给你花等贷款平台借款约5万元,向小秦承诺一个月后还清本息,并额外支付报酬1000元。小秦出于信任和报酬遂同意,但邢某却并未如期兑现约定且切断了所有联系,小秦意识到自己被骗,面临还款压力,几乎处于崩溃边缘,面对日益增长的利息,只能选择报警处理。

  案例分析:

  此类校园贷诈骗实为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宣传方式诱骗学生进行贷款,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理财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实施校园贷诈骗,往往给借贷者造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借贷人不堪其扰,甚至采取极端做法。目前校园贷主要通过虚假宣传诱导学生贷款,同时规避法律风险,收取高息、逼迫返还高息的手段实施金融诈骗。抓住学生群体新鲜感、表现欲、超前消费意识的特点,以放款快、利息低等特点迅速占领高校阵地,致使校园成为诈骗实施的沃土。

  远离“校园贷”,避开“校园害”

  1.自觉树立正确消费观,抵制过度消费或超前消费

  2.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3.不参与不明“校园贷兼职”

  4.遭遇网络贷款陷阱,应及时向学校、家人寻求帮助,必要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5.务必留存证据

相关文章

廿载著章丨心怀“国之大者” 坚定走国寿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二十年,有什么变化?二十年了,还有什么没变过?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在这个经济腾飞的新起点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海外上市,创下当年全球最大IPO...

2024上半年保险服务质量指数发布,中国人寿位居第一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中国银保信发布2024年上半年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评价结果,在此次公布的79家人身险公司中,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95.48位居榜首。   本次人身保险服务质...

保险业第一位,中国平安领跑《财富》亚洲金融科技创新者榜单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11月6日,国际权威财经杂志《财富》发布亚洲金融科技创新者榜单,中国平安凭借产品服务、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创新优势入围榜单,位列保险科技领域第一。《财富》表示,中国...

银联国际与亚美尼亚国家支付系统签署合作备忘录

  10月28日,银联国际与亚美尼亚国家支付系统Armenian Card(ArCa)签署合作备忘录,首次在当地推出“银联-ArCa”双品牌卡,大幅提升当地居民日常、跨境和来华支付便利。中国银联**...

助力边境幸福村现代化蝶变 探寻实干振兴的国寿答案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唐滨妮)“山歌唱给共产党......”置身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贺岭村,环顾村容村貌焕新,看着当地百姓充满生命力的歌舞,很难不被那种热情所感染。位置偏僻的边境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