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政策相继落地 险资长钱入市仍有空间

ze2个月前默认1016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增批复600亿元、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已达7次、险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寻求投资机会……近段时间以来,随着支持险资入市的政策举措相继落地,险资入市节奏明显加快。

业内人士认为,险资权益投资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逐渐打通,险资有望持续入市,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险资加速入市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险资正在加速入市。自2023年10月以来,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金额1620亿元。其中,1120亿元为2025年新增批复资金。今年春节前夕,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规模520亿元。3月4日,金融监管总局又批复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等5家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600亿元。

作为首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起设立的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首期500亿元资金已全部投资落地,并于近日获批继续设立鸿鹄基金二期。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管公司国寿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已成功投资落地500亿元,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的良好业绩表现。

国寿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国寿资产将继续坚持着眼长远进行布局,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强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努力实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和稳定长期收益的双赢局面。

鸿鹄基金投资落地是险资加速入市的一个缩影。从行业整体来看,2024年险资权益投资占比较2023年有所提升。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人身险公司股票配置余额2.27万亿元,占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的7.57%,较2023年末增加4518亿元、增长28.29%;财产险公司股票配置余额1601亿元,占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的7.21%,较2023年末增加336亿元、增长28.22%。

近期,部分险资通过举牌的方式配置个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信息显示,截至3月13日,今年以来已有7次险资举牌,包括长城人寿举牌大唐新能源、中国水务,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阳光人寿举牌中国儒意,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近年来,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持续引导险资加大权益市场投资力度。

广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陈福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主要面临三大堵点:一是股价波动为市场常态,但业绩考核周期相对较短;二是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尚待完善,以更好地吸引“长钱长投”;三是保险公司面临偿付能力等监管压力。

针对考核周期较短这一问题,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表示,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正积极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订工作,已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将尽快推出。文件的出台将全面建立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以及年金基金、保险资金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今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到,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在现有基础上,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陈福表示,《实施方案》在考核方面的调整,进一步疏通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针对保险公司面临偿付能力等监管压力,近年来监管部门通过下调权益风险因子等举措进行了有益探索,预计未来仍有政策优化空间。

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近期,多家保险机构开启密集调研模式,积极寻找投资机会,为中长期投资蓄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2025年以来,已有142家保险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超过2600次,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行业公司被险资调研的次数居前列。从险资调研和加仓动态来看,银行股等高股息资产也是险资重点关注方向。宁波银行、苏州银行、苏农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等上市银行获得险资密集调研。今年以来的7次险资举牌中,有4次的举牌对象是银行股。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有所增加,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考虑到保费收入增长推动资金运用余额提升,以及低利率环境下增配权益市场以缓解资产荒压力,险资是目前权益市场确定性较高的增量资金。”陈福认为,险资的权益投资规模和实际配置比例仍有提升空间。按照“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的要求,预计2025年将有5040亿元增量险资入市。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在偿付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后或有更多险企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平滑利润波动和增厚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不受金融资产重分类影响,提升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占比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财务指标的波动性;同时,由于利润按份额确认为投资收益,投资企业通常更偏好高ROE标的,以获取长期可观回报。

从战略层面来看,王一峰认为,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长期股权投资与被投资企业搭建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资源、专业人才、技术创新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有助于保险公司拓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养老、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与被投资公司深入合作实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

不过,王一峰也提示,在偿二代二期规则下,保险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面临实际资本减值及最低资本提升的双重压力;同时,若持股比例不足20%需获得董事会席位,具备一定投资门槛。

相关文章

16家上市银行去年盈利显韧性 信用投放呈积极态势

A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截至2月18日,已有16家上市银行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业绩快报显示,上市银行整体经营稳健,盈利韧性显现,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小幅回落而安全垫仍夯实。此外,...

提升专业能力 瞄准新机遇 券商深耕科创板“试验田”

科技创新板迎来开板五周年。科技创新板作为a股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承担着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帮助高层次科技自立门户的使命。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创板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强化资本市...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哪些着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这五大金融领域...

托起幸福“夕阳红”——从全国两会看养老金融新图景

养老,是家之大事、国之大事。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

央行新增千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助力防汛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

人民银行网站8月13日消息,为做好金融支持防汛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新增重庆、福建等12省(区、市)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1000亿元。   12省(区、市)包括重庆、福建、广东、广西、...

人身险预定利率9月调降 利差损风险料缓解

  3%利率人身险产品即将退场。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简称“通知”)显示,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调降至2.5%。记者在一些代理平台上看到,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