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禁燃令”或松绑?民爆概念股应声大涨
春节临近,松绑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持续发酵。1月3日,深圳市应急管理局表示,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正在组织各区各相关部门,对具备烟花爆竹储存、经营、燃放条件的地区进行全面排查和梳理,研究在深圳部分地区、部分时段放开烟花爆竹销售和燃放的可行性。这意味着之前的“深圳不要放开烟花爆竹禁令”可能会转向。
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2023年备案审查情况。备案审查报告公布了很多典型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涉及燃放烟花爆竹。
全国人大常委会市法工委认为,国务院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未对销售和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作出全面禁止。关于全面禁售禁烧的问题,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在实践中也难以实施,应根据上位法的规定精神进行修改。经过沟通,颁布机构已同意尽快修订相关条例。
案件公布后,引发网友热议,相关名词如“烟花爆竹该不该解绑?”接连登上热搜榜。时代周报记者发现,除了正在讨论中的深圳,山东东营、滨州等地已经明确春节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广州也于近日修正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修改了“一刀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划定禁止或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
随着“禁烧令”的松绑,资本市场大涨。2023年12月27日至今,民爆概念板块表现亮眼,涨幅5.04%。相比之下,烟花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强劲。2023年前三季度,多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一是民爆概念大涨。
随着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的呼声越来越高,多家涉及烟花业务或从事烟花燃放业务的上市公司连续涨停,民爆概念持续走高。
Wind显示,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烟花备案消息发出的次日,ST熊猫(600599。SH),烟花第一股,一字板开盘。截至1月4日,近6个交易日,st熊猫连续收获5个涨停板,股价涨幅超过21%。
ST熊猫原名浏阳花炮,是国内唯一一家烟花上市公司,其实际控制人赵伟平被业内称为“花炮大王”。但由于之前的“禁烧令”,ST熊猫一度以出口产业为主,后布局金融业务。
2023年初,ST熊猫回归烟花业务。去年11月13日,st熊猫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2023年,在重组后的董事会领导下,公司已回归烟花主业,恢复国内销售业务。
除了ST熊猫,烟花产业链厂商华泰(001217。SZ)和凯龙(002783。SZ)也在2023年12月28日竞价涨停,保利联合(002037。SZ),高爆炸(002827。SZ)和国泰航空集团(600。其中,凯龙股价在12月28日之后连续上涨5个交易日,拿下4个涨停板。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不断有投资者询问相关禁烧松绑的情况。针对投资者普遍关心的“公司生产烟花吗?”华泰表示,公司硝酸产品可用于制作烟花爆竹染发剂,公司硝酸下游客户中有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的企业。
凯龙股份回应称,公司主要民爆产品硝酸铵、复合肥、矿用产品不用于生产烟花爆竹。易普立(002096。SZ)表示,烟花燃放和传统的炸药爆炸反应虽然都是化学反应,但在化学成分和爆炸机理上是不同的。公司深耕民爆主业,专注于民爆综合业务,未开展烟花爆竹管控技术研究。
【/h/】对于投资者,你有没有问过烟花爆竹的生产是否要安排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新余郭克回复称,目前公司不生产烟花爆竹,但子公司国科特为烟花爆竹生产线安装信息化改造或自动化设备。
二是行业回暖加速:“第一炮”持续萎靡。
虽然烟花行业的“禁烧令”在2023年底就开始发酵,但从去年年初开始,行业就一直在加速复苏。Wind显示,14家民爆相关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业绩强劲复苏,其中益普力和高正民爆去年前三季度表现最为亮眼。
益普力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2.85亿元,同比增长47.58%;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2.51%;扣非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36.36%。
易普利以民爆一体化业务为核心,向工程服务市场延伸,主要为国内外重要能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矿山项目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的民爆服务和绿色化、智能化的矿山建设总承包服务。
高郑敏宝在财报中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37.95%;归母净利润8307.12万元,同比增长107.05%。根据财务报告,高正民爆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民爆产品。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炸药、工业雷管、工业导火索、工业导爆索等。是西藏最齐全的民爆企业。
除了高竞争和民爆,保利联合的盈利能力也有明显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9.87亿元,同比增长19.62%;归母净利润7481.41万元,同比增长162.32%;扣非净利润7348.43万元,同比增长160.28%。保利联合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民爆器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爆破、配送、工程技术服务、设计施工、生态产业运营管理的综合业务。
虽然很多企业的业绩在恢复,但是烟花第一股ST熊猫的业绩却在加速缩水。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94亿元,同比下降28.59%;归母净利润4474.24万元,同比下降37.24%;扣非净利润3896.9万元,同比下降45.96%。
【/h/】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治的深入,P2P网贷行业爆发频发,2018年以来,转型金融中的ST熊猫业绩受到较大影响,连续两年亏损,2018年和2019年分别亏损5504万元和9293万元。2020年后,虽然公司业绩有所回升,但随着2022年11月公司实际控制人赵伟平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ST熊猫业绩再次急转直下。
与此同时,公司股东张怡颖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于2023年1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围绕公司的负面舆论持续。当时ST熊猫决定回归烟花主业。2023年1月30日,ST熊猫公告称,公司拟以资产及现金形式出资4000万元,与浏阳乐瑞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设立熊猫烟花(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开展烟花内销及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烟花爆竹“禁烧令”松绑信号进一步释放,ST熊猫能否走出泥潭备受外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