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回复两会提案:支持实体企业通过仓单融资,推进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建设
【/h/]界面新闻记者|冯赛琪
【/h/]近日,证监会披露了6份2023年NPC和CPPCC代表建议和议案的答复函,其中两份提到了促进期货市场协调发展的建议。
【/h/]【/h/]【/h/]【/h/]【/h/]【/h/]【/h/]【/h/]【/h/]【/h/]【/h/]【/h/]【/h/]【/h/]【/h/]【/h/]【/h/]
【/h/]一项是关于建立统一仓库管理平台促进现货市场协调发展的提案。提案指出,要加强仓管平台与商业银行、期货交易所的对接,为实体企业通过仓单融资提供便利。
【/h/]经中国证监会认真研究并征求中国人民银行意见,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国发〔2020〕18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以下简称登记公示系统)承担了存单、仓单、提单质押等7类动产和权利担保的全国统一登记工作。目前,商业银行已可通过登记公示系统查询仓单质押相关信息。
【/h/]如果仓库管理平台建成并上线,登记公示系统可提供接口服务支持与仓库管理平台通信,商业银行可通过仓库管理平台在登记公示系统中查询相应仓单的质押信息。中国证监会还将支持期货交易所加强与仓库管理平台的对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仓单实现融资发展。
【/h/]此外,强化期货市场对仓储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证监会支持期货交易所不断增加品种供给,不断完善期货市场品种体系,深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引导期货交易所不断优化交割机制,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动态调整期货仓储费,通过降低交割费、增设期货免检交割品牌等方式降低企业交割成本,助力实体企业风险管理。
【/h/]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相关部委加快推进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建设,为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设高标准大宗商品市场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h/]地方交易所数量众多,包括大宗商品、碳排放权等品种,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有建议提出分类统一制定本地交易场所监管规则。
【/h/]对此,证监会回复称,按照“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审慎审批”的原则,统筹规划各类交易场所的数量、规模和区域布局,建立健全交易场所管理规则体系,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才能巩固整治成果,有效防止交易场所违法活动死灰复燃。
【/h/]我国地方交易场所数量众多,涉及大宗商品、文化产权和艺术品、国有产权、农村产权、林权、矿业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类别,交易品种多样,具体情况复杂。因此,建立完善的地方交易场所管理制度,需要充分考虑相关交易场所的品类特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由相关行业部门制定统一的交易场所规则是符合我国地方交易场所发展实际的。
【/h/]下一步,中国证监会作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总结清理整顿实践经验,实现中央和地方协同配合,健全完善交易场所监管规则和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制度供给,构建完备、协调、统一的交易场所规则体系,推动各类地方交易场所逐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