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交易所重磅发声:提升量化私募机构合规交易水平,防范量化交易风险
【/h/]界面新闻记者|孙艺珍
【/h/]3月4日晚间,针对市场近期关注的量化交易,沪深交易所再度发声。
【/h/]沪深交易所表示,日前,上交所和深交所联合举办量化私募机构合规培训,帮助量化私募机构及时准确了解量化交易监管思路和工作要求,有效提升量化交易合规水平,防范量化交易风险。
【/h/]来自28家量化头部私募机构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
【/h/]本次培训中,沪深交易所通报了量化交易异常交易典型案例,介绍了量化交易监管的总体思路,明确要求量化私募机构加强内部风险控制管理,防止交易过程中出现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正常交易秩序的情形,切实规范量化交易行为,落实合规交易要求,确保市场稳定运行。
【/h/]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加强了量化交易监管力度,对影响市场正常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量化交易异常交易和违规行为,快速反应、严厉打击。2月20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文暂停和限制宁波凌俊交易,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对宁波凌俊启动公开谴责和纪律处分程序。
【/h/]此外,2月20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量化交易申报系统平稳落地”公告。
【/h/]2023年9月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的通知》,建立了量化交易特别报告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安排,并于2023年10月9日正式实施。在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上述制度顺利实施,存量投资者按要求完成了申报工作,增量投资者执行了“先申报、后交易”规则。各方报告质量总体符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量化交易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h/]上交所指出,近年来,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量化交易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量化交易有助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然而,量化交易尤其是高频交易与中小投资者相比,在技术、信息和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在某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和交易共振等问题,增加了市场波动性。从国际经验来看,海外市场普遍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实施较为严格的监管,以防止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h/]下一步,沪深交易所将坚持投资者导向,以维护公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加快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进一步扩大量化交易合规培训范围,规范量化交易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