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联合产业各方共商共建中国包容性便利性支付生态环境
【/h/]3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高支付便利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要求根据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打通支付服务堵点,着力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从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度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务院对支付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是支付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指引,对解决老年人、部分来华外国人等不习惯使用移动支付群体的支付难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构建多种支付业务兼容共生、协调发展的支付服务体系,营造包容便捷的支付环境,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作为中国银行卡组织和金融基础设施,中国银联始终坚守“支付为民”的初心,不断加强与行业各方的协同,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共同优化支付产品和服务,打造了覆盖线上线下、境内境外、收单与非收单、卡码兼容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在提升老年人、来华外国人等群体支付便利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h/]一是在服务老年人方面,在继续做好传统银行卡刷卡、ATM机取款等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手机使用难”“字体小”“功能繁”等问题推出“中国银联快通关爱版”,汇聚了乘车码、充值中心、公共缴费、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老年人常用服务场景,打造了登录、注册、绑卡流程的大字版。
【/h/]第二,在服务来华外国游客方面,扎实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亚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支持工作,为来华外国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对于习惯刷卡的用户,已在境外81个国家和地区发行2.3亿张银联卡,均支持入境使用;对于习惯扫码的用户,支持200个海外电子钱包在国内使用;对于习惯不收款的用户,已支持银联卡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绑定Apple Pay或Huawei Pay如果上述产品无法使用,来华外国人也可以通过中国银联快捷通申请旅行通卡,满足短期入境支付需求。2024年春节期间,外国人在华通过银联网络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0%。
【/h/]下一步,中国银联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按照人民银行工作部署,充分发挥银联作为银行卡组织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各方合作,凝聚支付行业合力,聚焦堵点难点,全方位谋划、全方位推进, 以“锦绣行动2024”为抓手,集中资源,努力产生杠杆效应,推动支付服务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效。
【/h/]一是与行业各方共同投资推进“锦绣行动2024”。针对在华刷卡不便、收不到款、在华老年人、外国人等使用移动支付的困难和难点,银联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主动联合发起“锦绣行动2024”,其核心是“30+X”,其中“30”是指银联率先投入30亿元,“X”是指充分发挥银联资金的杠杆作用。在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联合商业银行、票据代收机构等各方,将资金用于餐饮(含老年食堂)、文旅、酒店等重点场景的受理终端铺设、受理标识张贴、宣传推广,以及线下刷卡和非支付受理环境的大规模改造优化。“辉煌行动2024”将覆盖2024年全年,并持续到2025年。目标是打造“全域、全场景、全解决方案”,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医、学”等8大类26个高频支付场景,以及信用卡、扫码支付和手机支付。
【/h/]二是与产业各方共建网络,促进互联互通。银联将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与其他银行卡组织、清算机构等各方的合作,全行业一盘棋,共同构建我国普惠、便捷的支付生态环境。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加快推进条码支付互联互通,实现各类支付工具无障碍受理。加快银联与其他银行卡组织的网络双向开放,与清算机构在规则标准等方面进行协调。
【/h/]第三,与行业各方合作,打通拥堵点,优化产品和服务。聚焦刷卡、扫码、手机支付等当前解决方案的堵点问题,全面梳理、逐一分析、逐一解决。重点加强与地方交通运输部门沟通,加快解决地铁、出租车行业不支持银行卡不受理等问题,优化行程卡产品设计,使银联、银行等支付产品在各场景通用、易用,持续改善老年人、来华外国人等各类群体的支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