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泽首次亮相部长通道: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首要职责
【/h/]界面新闻记者|安贞
【/h/]3月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亮相并回答了媒体提问。李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等问题作出回应。
【/h/]金融业主要“体检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h/]李表示,作为金融监管部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我们的首要职责。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运行平稳,特别是主要金融机构。可以说,中国金融安全的基本盘非常稳定。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监管标准,我国金融业主要体检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h/]截至去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拨备覆盖率为205%,资本充足率为15%,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7%。
【/h/]李承认,目前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存在风险,但它们在中国整个金融业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正积极会同相关地方政府精准施策,有力有序推进风险化解。
【/h/]“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应对风险,特别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是我们防范化解风险的最大信心、最强支撑和最有力保障。”李说,中国银行业保险业的总资本和拨备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以及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和各种行业保障基金。能抗风险的家庭背景很扎实。
【/h/]“此外,我们有更多的工具和手段来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特别是去年金融工作会议后,各种风险防范处置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李对说道。
【/h/]在谈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保险改革时,李强调要着力提高“四性”:
【/h/]第一,前瞻性。打好主动仗。进一步完善覆盖源头的治理,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进一步加快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千里眼和顺风耳,进一步提高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h/]第二,准确性。把握真实风险,解决实际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积极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打好攻坚战、持久战,持续推进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同时,要把握好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时间、程度和效果,防止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确保经济社会总体稳定。
【/h/]第三,有效性。全面加强“五大监管”,着力推进金融监管基础性法律制度建设,加快弥补制度短板弱项,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h/]第四,协同效应。推动形成监管合力,将所有金融活动依法纳入监管。率先建立监管责任归属和监督机制,加快推进管理行业必须管风险、管法律乃至管违法的相关工作要求。
【/h/]我们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
【/h/]李云泽指出,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
【/h/]第一,服务新质量生产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今年1月,它专门发布了一份文件,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正在积极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进一步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绿色发展,进一步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体系,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支持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时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h/]二是服务的有效需求。在消费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近期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定价机制,助力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在投资方面,进一步加大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资金供给,深入推进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外贸方面,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出口和海外仓布局,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逐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h/]三是服务民生。在普惠金融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在部署开展普惠金融专项行动,推动小微贷款增量扩面、下沉。同时,要给予民营企业同等待遇,加大支持力度。在养老健康方面,要尽快补齐第三支柱短板,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快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同时,鼓励保险机构为快递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打造专属保险产品。防灾减灾方面,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巨灾保险,进一步加大对灾后重建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