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狂欢!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64%,未来行情将如何演绎?
【/h/]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
【/h/]3月12日,港股大幅上涨。
【/h/]当日,恒生指数收涨3.05%,报17093.5点,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恒生科技指数涨4.64%,收报3643.91点。房地产、科技和消费类股表现强劲。龙湖集团涨超14%领涨蓝筹股,海底捞涨超13%,小米集团-W和毕丽毕丽-W涨超11%,李宁涨超8%,JD.COM集团涨超7%,腾讯控股涨超4%,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h/]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闫兆军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2月港股在政策利好支撑下反弹,3月迎来全国“两会”和上市公司业绩期,后续向上弹性较大。关注政策并夯实底部,但要警惕利润减少的风险。
【/h/]闫兆军表示,港股估值受情绪反弹影响有所回升,但后续可能面临盈利进一步修正的风险,这意味着恒生指数突破2023年2月以来下降通道顶部17200点的阻力较大,后续需要基本面数据的加强和更有力度政策的配合。3月全国“两会”后,将迎来重要的政策窗口。在货币政策下调和利率下调后,市场预计财政政策将加码,并关注是否会有更多依赖需求端的财政刺激措施,如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以及PSL展期和发行特别政府债券。预计恒生指数3月份的主要交投区间为16000点至17500点。
【/h/]闫兆军认为可以关注几个方面。首先,继续持有高股息的能源(煤炭和石油)和公共事业,直到更多利好政策兑现和经济数据继续走强;受益于5G、AI等红利的中央国企电信股。二是受全球经济扩张周期提振的铜矿等原材料;第三,预计受益于美元化和实际利率预期下降的黄金股。四是受大型装备升级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提振的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等板块;五是香港楼市部分优质本地地产股和银行股“回撤”,本地零售股和保险股受益于港澳自由城市数量增加;第六,生物医药部分受益于创新药政策的支持。
【/h/]独立股评人岑智勇表示,港股大涨主要是由科技股和中概股推动的,估值可能过低,这开始吸引投资者。
【/h/]CICC预测,2024年盈利复苏的节点和程度与宏观经济和政策实施密切相关。首先,基准情况大概率是触底反弹而不是推高的路径,当前市场一致预期会出现一定的下行调整。二是乐观情况对应金融发展速度和力度超预期,利润可实现10%的相应增长。第三,在悲观情况下,如果地方债务违约风险导致金融体系信用收缩,投资和消费下降,利润可能与2023年持平。
【/h/]建议投资者关注2024年盈利增速较高的领域,如服务消费、家居及个人用品、汽车等。这些领域不仅符合可能受益于政策支持的科技成长和消费板块,也有望成为2024年业绩整体温和增长趋势中的亮点。
【/h/]CICC指出,当前,宏观政策基本符合预期,结构性政策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如果盈利要保持温和增长趋势,市场可能会在一定范围内盘整和波动,短期内投资者应更加关注结构性机会。过去一年持续推荐的哑铃型配置策略仍将是主要配置思路。稳定现金流板块(高分红比例,如电信、公用事业和能源)、高端技术升级板块(技术硬件和半导体)和中端优势产业出海板块(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和光伏、部分品牌的消费等)。)是其建议的三条主线。
【/h/]浙商国际的沈范超认为,截至上周末,恒生综合指数的五年PE估值为9.34%,处于五年均线的下一个标准差附近,整体估值处于价值区间。近期美债收益率下行,港股市场风险溢价水平回升。2月CPI超预期,但后续通胀或仍承压。在资金方面,鲍威尔在国会的演讲是偏袒鸽子的。非农就业再次超出预期,市场仍预计美联储将在6月首次降息。
【/h/]在配置方面,他继续强调保持分散均衡的行业板块配置。在市场疲软的环境下,我们将重点关注业绩、股价和股息稳定的国企板块,如能源、银行、电信和公用事业。同时建议保留部分布局顺周期、政策利好、景气行业,包括消费、券商、TMT受益于优惠政策的人;对资金敏感的医药、互联网;黄金、电子、医药等。高繁荣或预期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