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券“T+1”正式落地 营造更加公平市场秩序

ze1年前默认620

融券“T+1”正式落地,打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

【/h/]“转融通业务通关测试已完成,整个流程顺畅。”近日,多位券商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h/]根据中国证监会安排,3月18日,融券市场化协议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市场理解的“T+1”正式落地。此前已开展转融通借券实时可用业务的通关测试,参与测试的券商均表示顺利通过。

【/h/]业内人士表示,转融通、融券市场化协议申报由实时到账调整为次日到账,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随着后续制度规范的不断落实,更多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将进一步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h/]经纪人准备好了。

【/h/]在再融资的“T+1”正式落地之前,券商们都在翘首以待。

【/h/]3月16日,转融通借券实时可用业务通关测试暂停。多位券商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通关测试顺利完成。“整个测试过程很顺利。前期,我们已经在模拟环境中通过了多轮测试,测试过程与其他业务类似。”华东地区一家券商的IT人士表示。

【/h/]国泰君安相关人士表示,“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消息后,公司融资融券部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分析落实监管政策。公司迅速调整业务流程,转融通、融券市场化协议申报从实时到次日启动系统改造和测试工作。”

【/h/]据悉,3月16日进行的业务测试重点关注市场化转融通申报/回撤、市场化转融通证券的约定借出和回撤、转融通证券的非约定借出和回撤、市场化转融通证券出借、非约定申报转融通证券出借、融资融券及上述业务的清算。

【/h/]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16日业务测试之前,券商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模拟测试。根据中证金融此前的通知,为支持转融通借券实时可用暂停业务,中证金融定于2月19日至3月1日组织具有转融通证券和做市借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开展业务模拟测试。

【/h/]“目前我司已在业务层面和技术层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3月18日及以后业务顺利开展。”国泰君安相关人士表示。

【/h/]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h/]业内人士表示,将转融通、融券市场化协议申报由实时到账调整为次日到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h/]1月28日,证监会表示,在总结前期优化融券机制经验的基础上,本着“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证监会此次优化融券机制,主要体现了以下监管意图:一是突出公平理性,降低融券效率,限制机构利用信息和工具的优势,给各类投资者更多时间消化市场信息,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二是突出严格监管,分阶段限制全部限售股份出借,进一步加强限售股份出借融券监管,坚决打击借出借融券之名绕开减持套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h/]中信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田亮表示,交易机制由“T+0”改为“T+1”,有利于限制机构在信息和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给各类投资者更多时间消化市场信息,对完善市场结构、抑制不当套利、增强市场公平性具有积极意义。

【/h/]“融券的交易机制由‘T+0’‘T+0’‘T+1’转变,降低了融券效率,制约了机构的优势,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金融和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师赵冉表示,这体现了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系统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h/]海通证券非银金融研究首席分析师孙婷表示,融券交易机制由实时到账改为次日到账,有利于制约机构在信息和工具运用方面的优势,有效落实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强调投资者导向理念,明确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要求。

【/h/]证监会强调,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监管,把制度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总结评估运行效果,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h/]多家券商表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监管精神,审慎稳妥推进融券业务,努力为投资者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h/]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

【/h/]“融券业务的持续改革对于稳定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谈及融资融券业务改革对市场的影响,赵冉表示。

【/h/]赵冉不是唯一持有上述观点的人。多位专家表示,随着后续制度规范的不断落实,更多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这将进一步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h/]1月25日、26日,证监会在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上表示,在资本市场关键制度方面,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证券出借等监管、常态化退市等规则安排。

【/h/]赵冉认为,“结合证监会工作安排和建设公平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改革政策出台稳定市场预期,多套‘组合拳’下资本市场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h/]“融资融券制度作为资本市场基本交易制度之一,在完善价格发现机制、提高市场定价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CICC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秋锁表示,相关制度规则不断完善优化,突出“投资者导向”理念,符合资本市场运行实际,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回报和获得感。例如,融券制度的调整加上近期各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积极发声和行动支持,将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h/]东海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陶余省表示,考虑到监管旗帜鲜明地强调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预计后续制度规范将继续落实,为中长期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资本市场对优质公司的吸引力,实现投融资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

相关文章

再发特别国债支持补充资本 财政力挺银行为哪般

  时隔二十余年,财政部将再次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业内人士表示,以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不仅能够增强大型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信贷投放能力,增强金融稳定性和市场信心,而...

证监会:提升A股投资价值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11月7日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致辞时表示,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要求,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努力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

多家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 提升资本充足率水平

11月以来,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相继宣布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券,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并于11月1日公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该机构认为,未来银行二级资本补充范...

逾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 央行多举措调节流动性

  蛇年春节后的首周,央行连续两个工作日回笼资金引发市场关注。2月6日央行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755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操作利率为1...

倾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光大银行成功发行300亿元小微债

【/h/]近日,光大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簿记建档发行2024年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发行规模300亿元,债券期限3年,主体和债项评级均为AAA。记账后最终确定票面利率为2.15%,全场认购...

我国外储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黄金储备“十六连增”

【/h/]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58亿美元,较1月末增加65亿美元,增幅为0.20%。与此同时,中国黄金储备进一步增加至7258万盎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