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2年分红率30%以上!交行高管称,“依靠降低分红缓解资本压力并不是政策选项”
【/h/]界面新闻记者|张晓云
【/h/]3月27日,交通银行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并在沪港两地同时举行业绩发布会。
【/h/]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交通银行总资产14.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3%。2023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575.95亿元,同比增长0.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7.28亿元,同比增长0.68%。
【/h/]虽然交通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但由于息差收窄,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为1641亿元,同比减少3.39%;净息差为1.28%,同比下降20个基点。
【/h/]对此,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表示,与同业相比,交通银行2023年的降幅仍相对可控,但净息差仍处于相对低位。
【/h/]展望今年,刘建军预计2024年净息差将继续承受一定压力:一是今年2月5日LPR下调25BP,存量房贷影响进一步显现;第二,虽然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调,但行业面临存款正规化的趋势。存款结构的变化使得各种存款的新定价下降难以带来整体债务成本的下降。
【/h/]刘建军表示,从自身来看,今年交通银行将息差的改善和净营收、净利润的稳步增长放在经营相对平稳的部分,总体目标是稳定净息差的合理区间。
他说有三项主要措施。一要优化资产结构,重点增加普惠贷款和零售贷款的负债;二是要提高源头客户和数字化管理能力,积极拓展低成本核心负债;三是在关注流动性安全的同时,加强存款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存款品种管理、结构性存款规模、大额存单额度、加强长期存款监控等方面有一些具体举措。
【/h/]资产质量一直是银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3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5.21%,较上年末上升14.53个百分点。
【/h/]“目前,我们脚下的资产质量土壤比较坚实。”交通银行行长刘军表示,过去三年,交通银行开展了为期三年的资产质量攻坚战,2023年是交通银行资产质量巩固年。近四年来,交通银行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和较为稳定的财务利润,甚至跑出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润增速。
【/h/]“如果说在过去四年中,交通银行的利润增长一直是跑输同行的趋势,那么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金融资源的转移,提高了拨备,降低了不良率。”他说。
【/h/]刘军提醒我们注意两个主要数据。一是a股和h股股息率达到6%和8%,二是股息率连续12年保持在30%以上。
【/h/]业绩发布当天,交通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将向该行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每股0.37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78.4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2.67%。
【/h/]“我们的现金分红率已经连续12年高于30%,未来还将继续保持这一水平。”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赵斌表示。
【/h/]2023年11月,交通银行首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这是对交通银行重要性的肯定,但也意味着交通银行将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因此,一些投资者担心分红率是否会降低。
【/h/]对此,何赵斌表示,“通过降低股息率来缓解资本压力不是我们的政策选择,因为从目前的资本充足率来看,我们仍处于合理区间,距离监管底线还有一定的缓冲区间。”
【/h/]刘军表示,交通银行的股息率在过去12年中一直保持在30%以上。如果投资者是终身投资,交通银行也希望能终身陪伴他,不断给他们更好的回报。
【/h/]“请放心!”刘军表示,在资本补充方面,交通银行发布了系统、详细、审慎的资本补充计划。
【/h/]他表示,交通银行的资本规划是在完全科学量化的基础上制定的。他承诺,交通银行不会为了某个费率而制定某个费率,在做出任何业务决策时都会考虑其投入和产出。如果一分钱的资本带来更高的回报,然后给投资者更高的反馈,交通银行就会去做。
【/h/]“如果债务工具对我们的资本充足率有帮助,我会选择债务工具。如果债务工具由于市场原因无法带来更好的回报,我们将选择其他工具。”刘军表示,因此,在工具选择、时机选择、数量选择和综合回报计算方面,交通银行将谨慎行事,不会为某个利率做出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