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国经济 外资机构积极布局人民币资产
近日,随着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德意志银行、高盛、瑞银等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了对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多项数据也显示,目前,海外机构正在积极布局国内金融市场。展望未来,国内经济持续回暖,叠加政策发力完善,将为海外投资者提供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1.6%。
“中国一季度GDP增长超预期。”德意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熊毅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受强劲的假日旅游需求提振,第二季度中国服务业产出有望保持5%以上的增速。目前消费意愿稳步提升,储蓄率也有所降温。预计这一积极势头将持续下去。报道称,考虑到所有因素,德意志银行将中国2024年全年GDP增长预期上调0.5个百分点至5.2%。
除了德意志银行,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近期也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高盛将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期从4.8%上调至5.0%。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指出,由于制造业的强劲表现和居民消费的韧性,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依然稳健,正稳步向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迈进。
此外,星展银行将2024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4.5%上调至5%,花旗集团将今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4.6%上调至5%,亚洲开发银行、瑞银和摩根士丹利也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外资机构在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的同时,也表示看好中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
富达国际认为,在诸多利好因素的支撑下,市场的乐观情绪正在萌芽。投资中国市场长期增长的主题没有改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下一阶段,新一轮投资机会将随之而来。富达国际亚洲固定收益投资团队总监陈永石近日表示,中国政府不断推出配套措施,通过补贴或定向信贷支持(如降低汽车贷款首付比例)鼓励耐用品升级,这将为工业生产和制造业释放更多机会。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近期外资持有境内债券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2023年,外国投资者增持中国债券230亿美元,而今年一季度,他们的净持有量达到416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末,境外持仓超过5700亿美元,约占境内债券托管总量的2.6%,占比较去年底提高0.2个百分点。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境外机构对境内债券的投资有望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人民币资产已成为海外机构全球投资布局的重要选择。”
此外,北上资金再度回流a股,成为外资机构积极配置人民币资产的又一信号。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682.23亿元,已超过2023年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437亿元的规模。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将继续回暖向好,这将为海外投资者提供更好、更稳定的宏观环境,人民币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
王春英表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计划向更多海外机构开放回购业务,并研究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包括通过债券通渠道使用债券冲抵可互换连接的保证金,同时优化海外机构直接入市、债券通、可互换连接的运行机制,不断加强与海外机构的沟通,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推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野村将继续布局中国资本市场,为中国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野村亚太控股首席执行官、野村控股中国委员会主席丰田章男(Sage Toyoda)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