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金融产品驰骋赛场 资产端信披掣肘“长跑健将”

ze1年前默认974

随着产品发布的快速发展,ESG主题金融产品阵容日益壮大。3月底,北交所首只规模为3亿元的ESG主题基金正式成立,广西北部湾银行、中银理财、吉林银行发行的ESG主题理财产品也已于近日上架。

据了解,在“双碳”目标下,ESG成为投融资决策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以ESG为主题的金融产品不断拓展。从产品收益和消费者认可度等方面来看,如何让ESG主题的金融产品叫好又叫座,正成为业界努力探索的方向。

“与非ESG主题产品相比,ESG主题产品一般属于‘长跑运动员’,收益水平不算太高,但长期稳定性突出,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有业内人士表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资产ESG的ESG信息披露和评估体系,拉长相关产品的评估周期,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同时,金融机构需要做好资产、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与共振,让ESG金融产品发挥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产品不断扩大。

在“双碳”目标下,国内ESG投资明显升温,相关主题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加速扩容,规模持续上升。

银河证券研究所ESG研究员肖志敏表示:“公募基金是国内主要的ESG主题产品,其次是银行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包括泛ESG基金和ESG主题基金。截至2024年一季度,泛ESG主题基金超过300只,ESG主题基金超过210只,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据悉,ESG理财产品已经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

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2023年ESG理财产品报告》显示,到2023年末,ESG存续产品达到673款。除去未披露的规模产品,ESG产品总净值达到5740亿元,平均产品规模为8.53亿元。

“ESG政策越来越完善,比如信息披露、评级等。北京、上海等地区仍在加速本地区的ESG生态系统建设。金融机构更加重视ESG金融产品的研发,相关产品的增长也在逐步加快。”资产管理行业研究员袁继伟表示。

资产管理行业人士表示,ESG主题金融产品践行了ESG投资理念,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这三个最重要的因素纳入投资分析。

从基金经理开发的ESG产品来看,ESG中“E”的主题主要是演绎,环保、绿色、低碳、新能源、光伏、风电等相关基金占比很高,背后的资产配置中权益类资产占比很大。

“从基金类型来看,ESG基金多为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从配置标的来看,主要集中在股票上,以环保题材为主。”肖志敏说。

“绿色金融债、企业债和公司债、非标债权、碳中性债券等。都是ESG理财产品集中的领域。”某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

袁继伟表示,ESG金融产品结构分化突出,其中公募基金规模较大,其他资管产品规模相对较小,尤其是私募产品发展不够快。从现有的ESG产品来看,公募基金的ESG产品收益率略高于普通公募基金,波动性较低。ESG理财产品和普通产品在收益和风险上没有明显区别。

“与非ESG主题产品相比,ESG主题产品属于‘长跑运动员’类型,收益水平不会太高,但长期稳定性突出,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肖志敏表示,在所有ESG理财产品中,长期来看,公募基金产品的收益表现最为突出,ESG指数产品有超额收益,其他产品没有明显的超额收益。把所有ESG相关的基金放在一起看,近年来,ESG主题基金业绩保持相对较好,中长期收益率跑赢沪深300、中证800等宽基指数。其中,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整体收益率高于被动指数型基金。

资产端覆盖成为关键。

虽然ESG的投资概念近年来比较火热,相关主题产品也在加速发布,但业内人士表示,从市场总份额来看,ESG主题金融产品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规模仍然较小。普益标准相关负责人表示,ESG理财产品面临产品丰富度有待提高、综合投研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有待提升、缺乏统一的ESG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等挑战。

有业内人士认为,资产端信息披露不完善、缺乏统一标准成为制约ESG投资的首要因素。

“随着ESG投资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许多挑战也在加速。目前ESG投资最大的挑战是数据。目前不同机构之间的ESG评级数据相关性不高,评级结果差异很大。如果我想投资一家ESG业绩很好的公司,但不同机构的评级结果差别很大,我该相信谁?”肖志敏说,之前做过相关性测试。早些年,不同机构的ESG评级结果相关性一般在20%-30%,但随着ESG评级的逐步完善和成熟,相关性有所提高,现在在50%左右。“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ESG内涵的丰富,大家对ESG也逐渐有了一定的共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此前表示,虽然中国企业和投资市场在政策的引导下变得越来越负责任,但中国的ESG披露制度并不完善。具体来说,包括ESG在内,国内没有统一规范的信息披露规范;ESG环境数据的验证存在困难;企业ESG信息披露意识不强,缺乏动力;难以实现ESG披露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评价;缺乏权威可信的ESG信息数据库;ESG评级体系以主观指标为主,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数据获取方面,主要体现在底层指标的选取范围不一致;在文本数据处理方面,主要体现在获取底层数据后,文本数据的赋值和转换不一致。这两个方面基本都是技术问题,暴露出来的本质是公司ESG信的质量不高。我相信,随着披露准则和标准的逐步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肖志敏说。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困难正在逐步缓解。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版(以下简称《指引》)。该准则通过细化和优化披露要求,加强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使上市公司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更加可靠和可比。

业内人士认为,广大未上市企业尚未受到ESG信息披露的约束,企业提供ESG信息的能力和意愿不足,数据收集困难,底层信息标准化问题依然存在。一位保险投资人士补充道,从信息披露对象来看,股权市场公司是ESG信息披露的主体,而债券市场发行人的披露要求和质量还是比较低的。

深入推进ESG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ESG金融产品的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

“目前市场上部分ESG金融产品存在‘洗绿’问题,个别金融机构只是将ESG作为营销工具,未能形成完全匹配的专业能力和支持体系。”袁继伟说。

“ESG银行理财产品的策略构建不对外公开,ESG公募相对透明。目前国内公募市场的ESG基金主要以广义的ESG主题投资为主,在投资策略中明确纳入ESG评价标准的基金很少。真正运用ESG筛选、整合、股东参与等专业策略的基金屈指可数,相关投研评估方法和工具尚未成熟。”肖志敏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未来对ESG投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投资者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在ESG理财产品的差异化设计上,机构要从投资端入手,提高投研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丰富投资策略,优化投资组合,在严格控制产品风险的基础上,分享ESG发展红利。

【/h/]袁继伟表示,ESG金融产品有特殊要求,如剔除一些社会环境非常不友好的资产,建立专业的ESG分析师和投资团队,建立ESG数据库,形成ESG评级等控制工具,有效管理ESG风险,将ESG因素融入整个产品流程。要做好ESG金融产品,需要对ESG进行深入的内部研究,在人员、数据和系统上的巨大投入,以及内部的企业文化支持。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ESG理念的普及和相关投资实践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资产管理机构将采用ESG整合策略,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系统地纳入传统的财务和估值分析流程。为了给参与机构更多的激励,业内人士也建议延长考核时间,以平衡ESG投资长期回报和短期回报的阶段性矛盾。同时做好资产端、投资策略端、产品端、服务端的工作,促进ESG金融产品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投资者愿意参与投资绿色或ESG金融产品,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很多消费者对ESG金融产品并不熟悉,应该加大这方面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袁继伟说。

相关文章

多家银行超额完成“开门红” 信贷投放“量稳质升”

【/h/]一季度是银行争取“开门红”的关键时期。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提高了吗?与前几年相比,贷款发放速度有何变化?哪些领域得到了重点支持?带着这些疑问,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银行一线贷款人。【/h/]...

平安产险江西分公司赣南脐橙直播专场圆满结束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平安财险江西分公司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积极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始终坚守金融工作服务人民的初心。   近日,平安财险江西分公司精心策划并发起“共平安‘播’...

金融消保在身边?保障权益防风险

为提高金融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防范和保护意识,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阳光人寿赣州中支联合章贡区金融消费者保护中心、章贡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章贡区办事处于6月20日走进章贡区章江社区,开展了以“金融消...

2024开门首周,银行理财“有点红”

新年伊始,银行理财规模和收益“回暖”。“理财要趁早”“投资要有收益”...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年初以来,银行理财规模有所回升,整体“净损失率”和“负收益率”也逐渐下降,授权类产品和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

中国平安前三季度业绩保持韧性

香港,上海,2023年10月27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平安”或“集团”,股票代码:香港联合交易所02318,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今日公布截至2023年...

中国结算明年起减半收取沪深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

12月17日晚间,中国结算发布的《关于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优惠措施的通知》明确,为加大上市公司分红激励力度,推动增强投资者回报,中国结算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