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工程” 金融发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h/]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应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是金融领域的重要方向。当前,金融系统通过专项贷款、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等形式积极支持“三大工程”,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h/]在广州市白云区罗冲围片区,几处城中村房屋老旧,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条件薄弱。如今,依托建设单位自有资金和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的1.65亿元专项贷款,潭村、罗勇村、松南村、松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改善数万居民的居住环境。
【/h/]据了解,目前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放。今年1月底,两家政策性银行发放了首批专项贷款。
【/h/]“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根据投资进度分期分批投入,有利于顺利实现城中村改造。”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表示,此类贷款可以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等问题,降低城中村改造成本。
【/h/]截至5月27日,CDB已发放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1002.47亿元,涉及376个项目,支持建设100万套安置房,惠及53万村民。截至5月20日,农发行累计投放城中村改造专项贷款780.53亿元,涉及建设安置房70万套,惠及36.6万村民。
【/h/]除设立专项贷款、提供专项支持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为“三大工程”提供贷款支持。
【/h/]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投资1.7亿元建设南昌向塘综合商贸产业中心。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南昌仓储物流设施的服务能力。
【/h/]平战结合的公共基础设施是集隔离、紧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于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平时可用于旅游、游乐和休闲,紧急情况下可改建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和物资保障等需求。
【/h/]中国进出口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出口银行聚焦郊区大型仓储基地,用好人民银行中长期低成本资金,制定新的“急用救急”贷款计划,全力提供信贷支持。
【/h/]从政策性银行提供的贷款支持来看,截至5月27日,CDB已发放保障房开发贷款8.19亿元,支持建设保障房3100余套;发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贷款37.1亿元,落地项目36个。截至4月底,农发行已对接15个保障房项目,批准发放保障房开发贷款2.04亿元;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发放贷款72.04亿元。
【/h/]商业银行也在持续努力。根据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4月底发布的数据,建行已全面对接首批保障房领域项目,其中“平应急用”领域对接项目271个,城中村改造领域对接项目507个;农业银行积极支持“三大工程”,累计为37个项目提供信贷316亿元。
【/h/]值得注意的是,聚焦“三大工程”,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向三家政策性银行提供了5000亿元人民币的补充抵押贷款(PSL)。
【/h/]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抵押补充贷款最长可持续五年,其成本较低,因此可以更好地满足三大项目的资金需求。
【/h/]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计划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购买已建成的未销售商品房并用作配售型或租赁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h/]随着资金的流入,各地“三大工程”加快推进,多地披露了项目进展和后续规划。深圳已开工13个项目共1万套保障房建设;在昆明,已有91个项目在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省级备案。青岛计划今年改造122个城中村,涉及78000名村民...
【/h/]“对于市场投资来说,‘三大工程’是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广发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吴戚颖表示。
【/h/]从目前金融机构对接“三大工程”的情况来看,专家表示,信贷额度已相当可观,预计发放将逐步加快。
【/h/]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CDB将继续深化政银合作,加强信贷资源保障,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尽职调查和项目审批,严格落实账户监管等措施,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同时,我们还将利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的未销售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