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外资再保险公司增至9家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付曼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开业的批复》,同意付曼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开业,并批准该机构营运资金为人民币5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表示,该机构收到批准文件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开业前手续,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6个月内开业。
这意味着中国将有15家再保险机构。其中,外资再保险公司增至9家。一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再保险市场在开放度上不断提升,潜力巨大,外资再保险公司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再保险市场的供给。
外国再保险公司
马葭中国市场
付曼再保险公司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和非人寿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它是一家全球性的专业再保险公司。
2022年,原中国银监会批准付曼再保险公司筹建北京分公司,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国际化水平。经过两年的筹备,付曼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终于获准开业。
近年来,中国再保险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原副主任、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保险市场,保费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为外资再保险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此外,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为外资再保险公司拓展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再保险业务具有天然的国际市场属性,外资再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分布可以更好地分散风险,实现全球化经营。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金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再保险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国际再保险公司在产品、精算和风险控制方面经验丰富,其全球业务拓展和风险分散需求,因此普遍看重中国市场。
在李文忠看来,外资再保险公司增加中国市场规模,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增加市场活力,推动中国再保险市场高质量发展。同时,外资再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可以为中国再保险市场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行业整体专业化水平,使国内保险公司享受到更好的再保险服务。此外,外资再保险公司增加中国市场,将促进中外保险机构在业务、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再保险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整合。
国内再保险公司
需要增加资金投入
目前15家再保险公司中有9家是外资再保险公司,分别是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德国通用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RGA美国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韩国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汉诺威再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瑞士再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信立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和付曼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这6家境内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前海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中华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再保险市场的专业主体逐渐丰富,保费规模和市场份额稳步扩大。但也要看到,与建设金融强国的要求和发达的国际再保险市场水平相比,我国再保险市场还有一定差距。
在李文忠看来,国内再保险机构主要有三大短板:一是资本实力相对较弱,制约了其与国际知名机构的竞争力;二是国内再保险机构在风险管理等专业技术能力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这也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第三,缺乏专门针对再保险的法律法规。仅监管部门出台的《再保险业务管理规定》难以满足规范再保险市场、促进再保险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再保险的风险分散需求自然要求进行全球业务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的风险组合建设,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本和税收政策提升自身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再保险公司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在与国际再保险公司竞争时,迫切需要提高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金舟说。
李文忠建议,国内再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保险技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更好地满足直保公司的服务需求。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增强资本实力,增强自身承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保险技术,利用国际市场分散风险,提高承保能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