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稳息差
2024年初,多家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主要集中在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根据银行发布的挂牌利率调整公告,下调幅度在5BP-45BP之间,调整后的整体利率水平仍普遍高于国有银行和股份行。
此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六家大型商业银行率先于2023年12月底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股份制银行紧随其后。目前已有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下调了存款挂牌利率。
“股份制银行等中小银行息差压力较大,紧随大型银行之后跟进调整存款利率是必然选择。但由于不同银行的存款定价策略和资产负债管理不同,存款利率调整的时间、节奏和幅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智联招聘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说。
2023年以来,为更好地支持经济持续复苏,商业银行采取各种措施降费让利实体经济。同时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每年减少银行利息收入近2000亿元。诸多因素叠加下,银行净息差明显收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下滑。尤其是对于以息差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中小银行来说,净息差的过度下行必然会影响其盈利能力。
2023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比2022年同期的1.94%下降0.21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楼彭飞表示,今年年初是长期贷款利率的重新定价期,包括住房抵押贷款。2023年,当五年期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下调时,银行面临贷款利率下降。此时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银行更好地稳定净息差,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继续支持实体经济。
专家表示,稳定息差仍将是2024年银行的重点工作之一。* *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目前,央行已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董希淼认为,在此背景下,未来银行仍可能在资金端降低成本,存款利率继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大。楼彭飞分析,2024年贷款利率下调的可能性较大,银行需要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存款是银行重要的负债来源,因此存款利率下调的可能性较大。
业内人士认为,存款收入的减少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和居民扩大投资和消费,有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董希淼指出,当前企业和居民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信心和预期较弱,风险偏好较低。因此,为加快落实*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更加积极主动,继续帮助经营主体解决问题,实体经济稳步复苏。稳定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从根本上提振企业和居民投资消费的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