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资金入场 可转债市场升温
6月11日,中证转债指数由跌转涨,转债市场回暖。专家表示,目前可转债估值较高,短期内可能存在震荡调整压力。中长期来看,权益市场情绪逐步恢复,房地产政策持续出台,转债市场仍在权益驱动下向上空,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未来修复空比较大。
6月11日,中证转债指数走势颇为曲折,临近收盘翻红。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已累计上涨0.14%。
事实上,在资金的青睐下,5月以来可转债市场走出了一轮独立行情。长期来看,今年可转债市场的表现好于权益市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万得全A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跌5.19%,而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上涨1.75%。
专家认为,目前可转债估值相对较高,短期内可能存在震荡调整压力。从中长期来看,可转债未来的修复空间仍然比较大。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玉表示,考虑到债券市场的“资产荒”格局,可转债仍占据一定的收益优势。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表示,从中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情绪逐渐恢复,房地产政策不断出台,可转债市场仍可能在股票的推动下向上空。同时,在“资产荒”背景下,可转债仍呈现出供给弱、需求强的格局。
展望下一阶段可转债市场,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当前,可转债市场处于震荡阶段,行业轮动较快,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需要关注可转债市场的资金流向,特别是“固收+”基金和保险资金对可转债资产和纯债资产的配置和选择。可以关注现金流明显改善、企业盈利拐点即将到来的行业;海外需求持续改善,海外订单确定性高的可转债可持续关注。
营业额仍然很高。
最近可转债市场相当火爆,成交量持续扩大。
Wind数据显示,5月28日可转债市场总成交额为817.7亿元;5月31日,可转债市场总成交额为1061.23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为2022年9月以来首次;6月3日,中证转债指数总成交额再度攀升,达到1140.33亿元,创下今年以来单日成交额新高。尽管此后营业额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东方金诚R&D部副总经理曹媛媛表示,5月以来,可转债市场日趋活跃,主要是因为经过年初的深度调整后,春节后可转债市场开始随权益市场波动,市场信心逐步提升,尤其是在信用债利差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可转债的优势凸显,可转债表现出较权益更低的波动性, 而可转债市场的赚钱效应开始显现,推动了5月增量资金的入场。
刘玉认为,英利可转债等品种的活跃交易是推动这一成交量的主要原因,常规品种的流动性也显著改善。
整体来看,流动性优势、市场避险情绪和估值吸引力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可转债交易的火爆。一方面,可转债是“T+0”交易,流动性优势吸引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政策利好推动相关行业可转债受到市场青睐;此外,经过市场调整,部分可转债估值处于低位,从而迎来资本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