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机构驻点的“金融共享法庭”,能否成为基层金融纠纷化解“终点站” ?| 局外人
界面新闻记者|苗一伟
【/h/]在蚂蚁保险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系统”探索保险理赔纠纷时,另一家大型保险机构也在浙江银保监会和法院的指导下,参与了首例跨行业、跨机构的金融纠纷调解,尝试探索通过金融共享法庭解决金融纠纷源头的“枫桥经验”。
【/h/]近日,界面新闻记者从太平人寿获悉,太平人寿浙江金华分公司服务人员通过金融共享庭在线沟通,为江苏连云港客户黄女士进行了专项调解,避免了代理人退保黑产带来的损失。
太平人寿提供的案件资料显示,客户黄女士因代理人退保黑产影响,向公司投诉全额退保,并完全拒绝与公司服务人员见面。太平人寿相关服务人员在发现黄女士保险权益可能受损后,从金华赶到连云港,了解到黄女士有通过司法诉讼退保的想法。之后,太平人寿的服务人员立即联系了浙江共享法院的法院主任。在当地法院的指导下,太平人寿的服务人员邀请黄女士通过财务共享法庭传达其诉求。
在财务共享法庭,黄女士、太平人寿工作人员、共享法庭庭长在线连线。在法院调解员和太平人寿服务人员的解释下,黄女士了解到代理人退保黑产所隐含的风险以及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安全和经济损失,法院最终妥善处理了索赔事宜。
“金融共享法庭”是指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虚拟号码空为架构的金融领域的专门人民法庭。法院具有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诉讼、普法宣传四大功能。成为打通司法调解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了“法院+金融”、“现代+传统”、“网上+”的形成。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早在2022年10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银监会原浙江监管局和中国银监会原宁波监管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金融“共享法院”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江也成为国内较早推进金融共享法院建设的地区。
上述通知还要求,为解决金融纠纷源头治理,全面完善金融“共享法庭”布局和运行体系,不断提升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方式和基层治理水平,促进银行业和保险业合规管理水平相互提升。原则上应对银行、保险机构矛盾纠纷较多的网点设立金融共享法庭,并逐步覆盖基层主要和必要的网点共享法庭。
太平人寿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通知》的要求下,公司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的指导下,在各地法院的指导下,太平人寿在浙江的服务网点陆续设立了金融共享法庭,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通过协同参与社会治理,提高了预防和化解行业矛盾纠纷的能力。金融共享法院以智慧法院为切入点,以“一屏一线一终端”为标准配置,依托数字化平台,全力打造具有调解指导、线上线下调解诉讼、基层治理等功能的最小支点,将网上调解、网上审判延伸到基层。
除了上述案例,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从2022年开始,我国的金融共享法庭在全国铺开,多家金融共享法庭在金融机构的驻地亮相并开始运行。
以宁夏为例,2023年3月,兴庆法院在筹备财政共享法庭时,法官助理做好当事人诉讼指导工作,指导当事人填写审判要素表,汇总当事人争议焦点,筛选出案件争议要素。庭审中,主审法官只需围绕案件要素,重点审查当事人提供的相关证据,依法确认无异议的事实即可。通过早期干预引导、行业治理、联合调解、简化流程等方式。,根据不同金融案件的不同情况,平均审理时长由15分钟缩短至3分钟,办案周期平均缩短15天。
在青海,2023年12月,刚察县人民法院与刚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行“金融共享法庭”揭牌仪式。双方表示,“金融共享法院”将利用“网点靠近诉源”的前端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引导作用,实行调解预调、诉调对接机制,整合“线上+线下”多元化纠纷解决资源,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纠纷解决更高效”。
在天津,今年5月,和平区金融共享法院正式揭牌,将为全市金融机构提供法律服务。法院设有若干区域,如调解服务中心、调解室和法庭。来自全市10家调解组织的专业调解员受互联网金融协会邀请,每周七天来此进行常规工作。包括和平区在内的全市金融机构,如果发生借款纠纷,可以先申请调解。如果双方都不能到场,也可以通过共享法院搭建的平台在线完成调解,制作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调解书。如果案件调解不成功,也可以在这里直接立案,申请开庭。目前,天津市和平法院外财共享庭已成功调解案件300余起。
在安徽,今年5月,在安徽安顺中院的指导下,西秀法院财务共享法庭揭牌并投入使用。与以往金融调解工作站最大的不同是,共享法院集诉讼调解、司法确认、立案、一二审在线审理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一站式综合服务、诉讼调解无缝对接、全链条实体纠纷解决的目标。揭牌当天,西秀法院利用共享法庭远程审理一起金融纠纷案件,现场成功调解金融纠纷3起,涉及标的额10.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