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持续降费让利 至少17只产品开启“二次降费”
自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众多公募基金产品相继实施了以管理费和托管费为核心、以公募基金交易佣金为核心、以基金销售环节费用减免为核心的多阶段降费行动。今年以来,截至6月23日,全市场至少有164只基金产品(按不同份额分别计算)宣布下调管理费。
降低管理费的基金出现了“二次降费”的新趋势。受访者坦言,费率改革有助于改善基金的产品结构,调整与机构的合作模式和行业生态。面对新的费率环境,基金公司要加强投研能力,推动行业回归本源,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通过自身的综合实力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利息和债券基金密集下调费率。
长城基金宣布,自2024年6月24日起,下调长城久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率和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率,年管理费率由1.2%下调至0.4%。
除长城基金外,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鹏华基金6月21日宣布调整旗下部分基金产品费率。具体来看,工银瑞士瑞信银行红利享受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年管理费率由1.0%下调至0.6%;鹏华普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率、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率相继下调,年管理费率由0.35%下调至0.25%。
年内有77只股票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宣布降低管理费。其中,东海美丽中国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泰信互联网加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东海祥龙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年管理费率由1.2%降至0.5%,国泰何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年管理费率由1%降至0.3%。
除了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产品也不断宣布降费。年内,56只债券基金降低了管理费率。其中,汇添富安信中国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新华丰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华夏鼎润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银河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长信立信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年管理费大幅下调至少0.4个百分点。
此外,FOF基金、货币基金、QDII基金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费。年内减少管理费的基金分别为17只、8只和6只。FOF基金方面,华夏聚丰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发起式基金(FOF)年管理费率由0.8%下调至0.2%,下调0.6个百分点;QDII基金方面,鹏华全球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QDII)年管理费率由0.9%下调至0.5%;货币基金方面,金元顺安金通宝货币市场基金年管理费率由0.25%下调至0.15%。
大部分“二次降费”产品都是股票型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宣布降费的基金出现了“二次降费”的新情况。如工银瑞士瑞信银行红利享受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本月刚刚宣布降费,去年5月首次将年管理费率从1.5%下调至1.0%,近期又从1.0%下调至0.6%;再比如泰信鑫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去年6月份首次将年管理费率从1.2%下调至0.4%,最近又从0.4%下调至0.3%。
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全市场至少有17只基金两次下调了年管理费。“二次降级”的基金产品多为股票型基金,如国融泰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东海美丽中国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国联高分红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富国市值量化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还有少数债券基金,如富国纯债债券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公募基金持续降费与降低投资者成本、提升投资者幸福感的责任紧密相连。
财新证券分析师闫宜春表示:“降低管理费率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促进参与主体保持较高的竞争水平,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一位在北京工作了十几年的公募基金“老兵”表示:“公募基金的费率改革影响深远。短期来看,降低各项费率后收益下降带来的压力是基金公司必须经历的‘阵痛’。但从中长期来看,只有投资者赢了,基金行业才能赢。实施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是惠及投资者的重要体现,将进一步促进基金行业和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