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即将施行,董责险能“爆单”吗?
界面新闻记者|曾凌俊
界面新闻编辑|江一曼
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将正式实施。新《公司法》首次通过立法确立了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为董事责任保险加了一把火。
其实董责任险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并不长。由于药业、瑞幸股份等上市公司的欺诈事件,董责任保险投保的上市公司数量近年来大幅增加。
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平安产险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预计2024年底a股投保将达到1400只,即投保率将达到24.8%左右。
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公司法》作为顶层法律之一,在第193条提到企业可以购买董事责任险。对于监管机构和公众来说,主动购买董事责任险的公司可能会被认为更注重自身的风控合规和稳健经营,公众印象更好。
上市公司投保董事责任险有什么好处?目前董责任险的风险评估有哪些难点?
董责任保险全称“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是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及第三人承担的民事责任为保险对象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将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并承担其他相应的民事责任。
董责任险并不是一个新的险种。它于2002年进入中国。但由于国内上市公司认知度较低,董责任险仍是少数险种。真正引起公众关注是在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之后。
本案中,5名薪酬仅为10万元的独立董事,在一审判决中共同承担3.69亿元的赔偿责任,其中2名独立董事共需承担1.23亿元,另外3名独立董事需承担2.46亿元。这在市场上引发了一股“独立董事辞职潮”。
随后几年,董责任险的保额明显上升。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宣布计划投保董事责任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19家、248家和337家,同比增速分别为205%、108%和36%。
据平安产险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2日,今年公告购买董事责任险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高达294家,较去年6月底增长42.0%,其中约43.2%为新购买。
康德智库专家、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罗春雷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增长趋势与新《证券法》的实施、市场监管的加强以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关注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预计董事责任险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h/]罗春雷表示,董责任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对上市公司有很大的价值。他们需要更加重视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到董事责任保险的重要性,合理评估公司风险,选择合适的保险险种和保障范围。
上述平安产险人士表示,随着新证券法、新公司法等顶层法律的修订,以及信息披露规则和要求的不断变化,企业董事和高管在日常履职和合规方面应承担更大的责任。比如企业购买董事责任险,可以为自己高管的人身风险多提供一层保障,让他们更安心地履行职责。
其实董的责任险虽然有明显的增长,但这几年披露的赔付数据并不多,还是有点神秘。
现有数据显示,2023年,两家财险公司在报告期内披露了5起董事责任险赔付案例,合计赔付金额约9097万元。
根据友邦财险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数据,与“东健高负债诉讼”相关的四大理赔金额分别为3237万元、1065万元、2040万元、2025万元,合计赔付8367万元。
苏黎世财险披露的报告期内重大理赔情况显示,理赔原因为“董责任险”,赔付金额为730万元。
上海建伟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王敏表示,此次披露的部分保险公司赔付数据,对于推动上市公司积极投保董责任险具有积极意义,因为长期以来投保率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上缺乏公开的赔付案例,上市公司对董责任险能否起到转移责任风险的作用缺乏信心。
今年5月16日,JD.COM安联保险也披露了重大事项公告,称被保险人于2019年被起诉,案件于2024年4月和解。截至2024年5月14日,JD.COM安联保险支付辩护费及和解金额占上季末净资产总额的5%。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一季度,JD.COM安联保险的净资产为12.83亿元。按照上述公告中提到的比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负债、公司的赔偿保险、辩护费和和解金额应该在6400万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瑞幸巨额责任险的仲裁也于近日有了最新进展。据了解,上市前,Luckin Coffee购买了总额为2500万美元的Dong责任险,其中1000万美元由基本保单承保,由8家中国保险公司共同承保。
【/h/]据悉,平安产险作为基层主保险人,承保份额为30%,公司采取了再保险100万美元,自留200万美元的方案。
因欺诈责任纠纷,董责任险基本保单最终进入仲裁阶段,仲裁已进行。裁决结果是共保体赔付700万美元,免赔300万美元。对此,平安产险回复界面记者表示,公司已根据保险合同和共保协议完成相关理赔。
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仲裁一般要求保密,所以不会选择公开。瑞幸财务造假案涉及的董事责任险赔偿,体现了董事责任险在保护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高管人员面对法律风险时的有效性。
董事责任险投保率的上升趋势,也对保险公司在核保定价、产品设计、风险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平安产险相关人士表示,董责任险由于涉及公司治理、财务、法律法规、证券合规等属性,相对专业。同时也表现出显著的本土化属性,要求保险公司建立独立的团队进行投资运营,在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供优质合理的保险服务。
上述人士表示,保险公司需要分析上市公司的行业特点、财务状况、管理经验、股东状况、经营区域等多种因素,才能进行全面合理的风险评估。要达到上述专业能力,保险公司应重点关注相关业务的管理和运营,从而获得理赔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罗春雷表示,随着上市公司对董事责任险的需求不断增加,保险公司需要扩大保障范围,提高承保限额,以满足市场需求。
他进一步表示,保险公司需要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定制。不同的上市公司有不同的风险状况和需求,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特殊需求。
另外,董事责任险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保险,风险较高,保险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控,确保稳健经营。
有保险公司人士建议,保险公司可以加强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合作和联动,共同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风险管理和法律服务,促进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