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友邦的故里新途:扎根成长 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标杆”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唐斌妮)上海中山东一路17号,沉淀了上海滩的百年金融历史,放眼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力。这里是友邦人寿的所在地,它诞生于1919年。作为外资,与中国有百年渊源。
自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获得个人寿险业务经营许可的非本地保险机构之一以来,友邦保险从中国大陆第一家外商独资寿险公司到各地分公司的迅速设立,一路求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在一次次开放红利下逐渐拓展成新局面。扎根中国30余年,友邦人寿认真践行“金融为民”,努力成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标杆”。
本期新华网金融行业系列访谈栏目《问金》,对话友邦人寿CEO张晓宇,回顾历史,讲述奋进创新的现状,展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回到我的家乡中国,给中国的保险业带来了新气象。
1992年,友邦保险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获得保险业务牌照的非本地保险机构之一,标志着友邦保险回归故里。友邦的回归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新气象:引入业务员制度、核保规则和运营规范,激发寿险行业的活力和生产力;建设内地保险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和输送大量国际精算人才和优秀的营销、理赔、核保人才。
新世纪以来,友邦保险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开放进程。2020年获批;2023年初,上海北外滩友邦金融中心综合地产项目投资完成;今年1月,该公司完成了对位于北京* *商务区(CBD)的办公楼项目控股权的收购...
一系列举措既体现了友邦保险对中国的坚定信心和对中国的投资,也承载了对未来的期待。张晓宇表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大量可拓展的客户空、优质的人才供给能力、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支持,友邦保险希望深挖。
践行金融为民写“五大文章”
2023年* *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明确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文章。
友邦保险作为中国金融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积极响应金融五大条的实施,结合自身禀赋,积极提供独到的思考和服务:以耐心资本赋能科技金融,助力ESG理念指导下的绿色金融,拓展次标客户,推动普惠金融,聚焦客户体验加速数字金融。
尤其是在养老金融领域,保险业以底层逻辑的高度匹配,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机遇和使命。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友邦人寿作为“支付者”,有效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健康管理、医疗救助、护理等与养老紧密结合的领域,满足不同客户层次、不同人生旅程的需求。
兼顾身心,助健康长寿。
在谈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时,张晓宇说:“无论外资还是内资,真正服务于当地社会,服务于当地客户,才是最终目的。”这也是友邦保险在求变过程中一直践行的标准,深刻理解脚下的土地,积极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在友邦人寿看来,企业的目的和动力是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即以服务、产品和全面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健康长久的美好生活”。希望更多的家庭拥有强健的体魄、稳定的财富和丰富的心灵,享受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也正是友邦倡导的健康长久的美好生活。
从这一理念出发,友邦人寿的美育项目应运而生,将“健康”的概念延伸到身体、精神乃至财务健康,播下美学的种子,关心精神感受和心理健康,通过音乐、艺术、戏剧等艺术熏陶,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展望未来,友邦人寿立志成为“高质量发展标杆”,以国际化的经验和视野与中国保险业共同成长,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定作用,逐步释放寿险长期价值,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