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降薪?有称暂无明确通知,2023年该行人均薪酬同比下降1.65%
界面新闻记者|安贞
7月1日,社交媒体流传中国建设银行即将降薪。图为中国建设银行总部员工薪酬将至少降低10%,高管薪酬可能会降得更多。此外,建行大部分子公司降薪幅度大于其总行员工,但部分业绩较好的业务已将降薪幅度限制在个位数。
界面新闻向建行人士核实了上述传闻。集团总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多位人士均表示,未接到明确通知或不知情,但传言已引起内部议论纷纷。截至记者发稿时,建行方面并未对此传闻发表评论。
不过建行总行一位人士表示,去年他所在部门的工资有所下降。这在公开的财务报告中也有所体现。2023年,建行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微降1.65%。
【/h/]某国有银行人力资源部高层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除了总行层面,中层干部的薪酬都是有“限薪令”的,财务总监、总行部门负责人等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不在限薪范围内。
“银行的薪酬很复杂,不同部门、总行、分行、各省分行之间差距很大。总的原则是要和当地的经营业绩挂钩,业绩好的省分行和业绩差的省分行收入差距可以在一倍以上。在分行和总行层面,也要根据每个人的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和业绩来区分,收入和压力基本相当。营销、信贷等指标重的部门,如果业绩好,收入也高。”前述人士表示,不过,近年来,银行业整体降薪是大势所趋。经过监管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国有银行的很多福利费已经取消。
事实上,国有银行的员工人均收入一直处于上市银行的下游。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都是人均工资收入最低的前十排名中的“名将”。上述五大国有银行的人均薪酬在33万到36万之间。只有交通银行收入比较高。2023年人均薪酬达到44.14万元,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中等。
从整个银行业的薪酬情况来看,不同银行的员工收入差距不小。根据2023年42家a股上市银行的统计,人均薪酬最高的江苏银行(60.74万元)几乎是人均薪酬最低的Xi安银行(31.38万元)的两倍。
有银行会计向界面新闻表示,在财务核算中,员工薪酬的统计口径不同,导致数据不符,导致不同统计机构对员工薪酬的统计存在差异,排名也有高有低。
人均收入最高的前十家银行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和头部城商行。2023年人均工资突破50万元。但在收入最高的前十家银行中,除江苏银行外,其余9家员工人均薪酬微增0.23%,这意味着银行业降薪从去年就开始了。其中,杭州银行的人均薪酬降幅最大,达到12.17%。
此外,六大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和建设银行去年人均薪酬分别下降了2.61%和1.65%。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银行高管降薪已经成为很多银行的共同选择。统计数据显示,13家a股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在过去三年中有所下降。其中,重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跌幅最大。从变动情况来看,6家银行高管薪酬降幅超过20%,10家银行高管薪酬降幅超过10%。
此外,商业银行的员工薪酬已经与风险防控挂钩。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的年报中都提到了追索扣收的表现,其中不少银行直接公布了相关数据。
如工行在年报中表示,对其高级管理人员和对风险有重要影响的岗位员工的绩效薪酬实行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促进风险与激励的平衡。报告期内,本行根据相关办法,对因职责范围内违规违纪或风险损失非正常暴露受到纪律处分或其他处理的员工,扣减、停发或追发相应绩效工资。
在员工薪酬政策与培训部分,招商银行指出,根据《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执行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其薪酬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根据监管要求实行延期支付。同时建立绩效工资回收和扣减制度。
2023年,根据监管要求和经营管理需要,本行建立了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关机制。报告期内,追回绩效工资的员工有4415人,追回的绩效工资总额为432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