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跨越3万亿 胜负手在哪里?

ze10个月前默认848

始于2004年的企业年金制度,2024年迎来20周年。20年来,企业年金制度实现了从初步探索到成熟运作的转型发展,企业年金积累基金实现了从零到3万亿元的跨越式发展,并在大部分年份保持了良好的收益。企业年金20年来的蓬勃发展,不仅实现了年金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完善了我国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也为我国资本市场输出了一批优秀的基金管理人。

在债券利率长期趋于下行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在未来年金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有望持续提升。从截至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无论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还是投资业绩,都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尤其是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等公募产品,单个计划组合和集合计划组合一季度业绩均排名第一。随着年金市场的扩大,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能否构建全天候的年金投资能力,充分发挥平台支撑和人才梯队建设,将成为企业年金业务竞争中的关键“胜负”。

20年的蓬勃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政策和监管框架源于2004年5月颁布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以此为标志,企业年金制度开始全面推行,20年间从无到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全国企业年金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公积金规模已达3.29万亿元,从业人员3193.36万人。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局局长唐近日在公开场合指出,2012年至2023年间,我国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总数从5.47万家增加到14.17万家,累计基金从不足5000亿元增加到近3.2万亿元,领取人数超过300万人,累计年金待遇超过5000亿元。

在投资业绩方面,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资产净值约为3.25万亿元,成立的投资组合数量为5677个。今年一季度,企业年金投资收益294.35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0.96%。从全年来看,2007-2023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年均收益达到6.26%。除了个别年份,大部分年份都保持着不错的收益。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23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年均收益达到6.26%,体现了年金资产保值增值的初心和使命。企业年金基金的年均收益不仅跑赢了同期2.43%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也跑赢了同期约4.2%的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平均收益,从而实现了年金资产保值的目标。

过去20年企业年金的蓬勃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分析,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的初步探索、专业化管理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发展的成熟运作。

具体来看,2004-2010年是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发展的基础阶段,运作水平逐步规范和提高。2011-2018年,企业年金进入专业化管理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监管环境进一步规范,投资政策密集出台。在2008年、2011年行业负收益之后,年金投资更加强调“绝对收益导向”,同时管理人考核机制的优化调整,推动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走向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管理道路,鼓励管理机构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实现专业分工,提高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效率。

2019年至今的第三阶段,企业年金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趋于成熟。经过几轮牛熊转换,投资者更加理性客观,委托人和受托人对年金的认知和专业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业绩突出的投资管理人实现了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管理人因业绩不佳而被更换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企业年金的生态格局逐渐形成。

稳定持续的业绩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全社会而言,企业年金的发展完善了我国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强化社会保障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资产管理行业来说,企业年金20年的蓬勃发展,输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

2005年8月,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单出炉,南方、华夏、嘉实、博时、易方达、海富通、招商、郭芙基金获得资格。工银瑞士瑞信银行等多家公司随后于2007年成为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易方达、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和南方基金三家基金公司管理组合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基金公司在年金投资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投资优势。

以工银瑞士瑞信银行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管理企业年金投资组合267个,投资组合资产2439.2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工银瑞士瑞信银行管理的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2.73%和2.52%,在全市场20余家年金管理机构中排名第一。这两项指标一季度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94%和0.72%。

据悉,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在长期的年金管理经验中,构建了自己“重视权益、高信用”的投资风格,坚持配置高等级的信贷资产,坚守信用安全底线,通过追求权益类资产获取超额收益。自2008年开始管理企业年金以来,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取得了具有竞争力的长期收益和良好的短期收益。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汇总,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在2022年和2023年均位居同业前1/3个百分点,受到企业年金客户的广泛认可。

在投资策略上,工银瑞士瑞信银行表示,基于年金的长期投资性质和股票长期回报高于债券的规律,债券利率长期趋于下降,权益类资产在未来年金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因此同一计划下不同投资组合的风格匹配和差异化管理更为重要。

与稳健的业绩相对应,专业稳定的人才团队是实现年金稳定持续收益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截至目前,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的年金投资团队成员平均金融从业经验超过13年,平均从业年龄9年。在公司200多名投研团队和研究平台的支持下,开展年金组合的投资管理。

继续打造全天候年金投资能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企业年金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达到14.17万家,比200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3.2万家增长34.2%,反映出企业对年金制度的广泛认可。

在工银瑞士瑞信银行基金看来,随着企业年金的深化和职业年金的全面发展,将会建立更多的黄金计划,年金市场将会继续扩大。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会发展壮大得更好,员工也会分享到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红利,体现在年金上就是缴费基数的提高和缴费比例的提高。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谈到未来发展时指出,企业年金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尽量减少“制度性”因素,如取消建立企业年金的三个门槛,取消企业缴费的子账户和企业账户,取消企业缴费的所有权期限和金额限制,提高提取的灵活性,引入“准自动参与”机制,有序逐步放开个人投资选项,建立“合格默认”

企业年金的发展要充分结合市场情况的变化。需要提到的一个背景是,近年来债券收益率中枢不断下降,固定资产能够为年金组合提供的稳定收益不断减少。同时,市场对年金信用风险的容忍度较低,不接受通过信用下沉获得更高的固定收益。那么,未来基金公司的年金业务应该如何保持竞争力?基于研究和实践,工银瑞士瑞信银行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构建全天候年金投资能力,追求稳定可持续的投资业绩。从年金整体业绩稳定可持续的角度,通过多元化投资、偏差控制、动态再平衡机制的应用和升级,强化年金投资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在避免极端情况和整体压力的基础上,在有利时机争取超额收益,增强企业年金客户的获得感。

二是充分发挥平台支撑,提高投资过程的管理效率。完善年金资产配置体系框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市场适应性;加强投资过程管理,做好前期论证、事中监管和事后复牌工作;明确投资经理的风格定位,与管理账户相匹配,提高长期收益获取能力。

三是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不断丰富年金的投研能力。投资管理人应继续引进投研部门的投资经理加入年金管理,促进风格多元化,降低业绩系统性风险;做好人才梯队建设,逐步拓展年轻投资经理的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账户和人员配置。

数据描述:

1。“工银瑞士瑞信银行管理的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加权组合一季度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2.73%和2.52%,在全市场20余家年金管理机构中排名第一”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2024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汇总。

相关文章

国寿寿险启动7.8保险公众宣传 用心守护让前行更有底气

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围绕“保险,让每一步前进更有底气”的主题,开展了2024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在第12个“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中...

10年爱心路 护航每一程

  2025年春运拉开帷幕。在冬日寒风与归乡热望交织的春运序曲中,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寿险宁波分公司的志愿者们每年如约来到铁路宁波站,用满腔的热忱和专业的服务,为归心似箭的旅客送上暖暖的新年礼物。这...

中信银行南昌青山湖支行开展减费让利政策宣传活动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服务降费让利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加强支付服务降费让利政策宣传,确保政策准确传达,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降费政策并享受到降费政策,中信银行南昌青山湖支行...

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数量限制取消

【/h/]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5月9日消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保险代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数量限制,明确银行代理业务佣金标准。【/...

信也科技“联合消保”系列行动启动 首站落地青海银行

信也科技“联合消保”系列行动启动 首站落地青海银行

6月6日,新野科技与青海银行在青海省西宁市联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系列活动,拉开了新野科技“联合消费者保护”系列行动的序幕。为响应* *金融工作会议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新格局的号召,践行金融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