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海选”!天津三家银行同时招聘副行长,释放了什么信号?
界面新闻记者|曾凌俊
界面新闻编辑|江一曼
另见银行公开招聘高管。
7月19日,“天津金融”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信息显示,天津本地三大银行——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天津农商行——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副行长。此次渤海银行招聘3名副行长,天津银行招聘2名副行长,天津农商行招聘2名副行长。
事实上,中小银行公开招聘行长、副行长等高管的情况相当普遍。此前,珠海农商行、长沙银行、鞍山银行、四川天府银行、湖州银行、泉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在高管选拔任用方面做出市场化举动。
有银行业研究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趋势,说明银行正在向更深层次的市场化方向发展。“以前主要是大股东直接任命候选人,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范围比较窄。现在是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人才,找到合适人选的概率更大。”
“但是,从银行体系外选拔高管,也会有文化融合的问题。这些空健康的高管能否融入当地的商业文化,是招聘高管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根据招聘信息,渤海银行本次招聘三位副行长,其中一位主要负责批发业务,一位主要负责风险业务,一位主要负责金融市场(资产、负债、金融)业务。任期方面,渤海银行招聘的副行长任期均为三年,任期届满可续聘。
天津银行招聘两名副行长,其中一名主要负责风险金融管理,一名主要负责科技运营管理;天津农商银行招聘两名副行长,其中一名主要负责公司业务,一名主要负责金融运营。
在年龄上,三家银行都要求考生出生于1970年1月1日以后,对于特别优秀的可以适当放宽年龄。工作经历方面,渤海银行要求应聘者从事金融工作10年以上,天津银行、天津农商行要求从事金融工作8年以上。
谈到聘用原因,三家银行的公告内容大同小异:为进一步提升银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活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促进银行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天津银行、渤海银行、天津农商行都属于天津管理的企业,其中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已在港股上市。
截至2023年末,渤海银行总资产1.73万亿元,同比增长4.42%;天津银行总资产840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5%;天津农商银行总资产4287.24亿元,增速5.29%。
近年来,中小银行公开选聘高管逐渐成为常态。乌海银行、珠海农村商业银行、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长沙银行、鞍山银行、四川天府银行、湖州银行、泉州银行、Xi安银行、张家口农村商业银行、唐山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都纷纷做出市场化举动,选聘高管,包括行长、副行长、首席风险官、首席信息官等等。
公开选拔高管也是监管部门鼓励的。2021年6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规范的通知》,鼓励银行业和保险机构采取市场化选聘机制,公开透明选聘高级管理人员,不断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不少中小银行也指出,通过公开招聘高管、拓宽人才选拔渠道,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选拔、契约化管理的工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公开招聘应该是未来金融机构高管团队组建的一个主要渠道。”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从各大银行的招聘要求来看,年龄基本都要求是“70后”,必须有大银行工作经验。
例如,根据渤海银行的聘用条件,聘用人员必须从事金融工作10年以上,并担任过以下四个岗位之一:一是金融监管部、省级派出机构相当于聘用岗位;二是政策性银行和国有控股大型银行的主要营业网点和一级分行相当于副行级别及以上;三是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副行级及以上;四、在上述单位或事业单位中优秀的中层专职及以上职务(含相当职务级别)。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中小银行招聘包括行长在内的一系列高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优秀的人才,提升自身的发展战略,提供更好的服务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防止公开招聘与银行内部管理之间的“水土不服”,个别银行还设置了试用期。例如,湖州银行此前明确行长任期为三年,第一任期包括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后正式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辞退。
“通过公开招聘,股东与高管层的关系在逐渐弱化,这也说明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进一步市场化,单靠任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注意的可能是频率问题。如果一个组织经常对外招聘,可能间接说明高管团队的稳定性有待提高。”首创证券R&D部前总经理王建辉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王红英表示,通过海选,可以打破现有人才的困局,避免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比如大股东强制安排高管等陋习,使整个商业银行的管理体系更加客观公正,运营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他进一步分析,无论如何,在商业银行以科技为导向、以效率为导向的大背景下,吸引更多优秀的非机构行长加入地方中小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