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再降!寿险预定利率或将告别3%时代,分红险能否重回舞台中央?

ze10个月前金融545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日,关于进一步降低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传闻再一次在市场上流传。

据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监管已召集部分大型险企开会,传统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或将从3%下调至2.5%,分红险的保证利率上限或调整为2%,万能险调整至1.75%。“预计7月底明确,传统险给一个月时间调整,分红万能给2个月时间调整。”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此次寿险产品利率调降大概率由行业中的“老七家”带头切换产品,其他公司后续跟进,避免出现类似去年集体下架导致的大规模“炒停”。

对于预定利率的再下调,行业内早有预期。但更低保证利率的保险产品是否还有吸引力?未来分红险是否会“强势归来”?

寿险预定利率一降再降

此前,已有险企率先下架了预定利率3%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应风险管控要求,泰康人寿在6月30日停售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并于7月1日推出“泰康尊享世家(增额版)2024终身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为2.75%。

另外,复星保德信人寿最近备案在售的一款名为“复星保德信星福家2024终身寿险(分红型)”的产品,预定利率仅有1.75%。

在去年7月底储蓄险预定利率换档后,目前年金险产品预定利率为3%,分红险最低保证利率不超过2.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不能高于2%。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也进一步调降,监管部门指导人身险公司进一步严格落实成本收益匹配原则,部分中小险企万能险结算利率上限进一步下调至3.3%,大型险企下调至3.1%。

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发布6月份结算利率的万能险产品中,结算利率最高为3.5%,远低于2023年底4.8%的水平。从结算利率分布来看,结算利率在3%及以上的产品数量370只,占比67.3%。

压降负债成本也是当前环境下的不得之选。和3%的保单刚性兑付成本相比,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至2.5%下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创20年来最低。截至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9.94万亿元,一季度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2.24%,因部分险企投资资产重新分类影响,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达7.36%。

近日,央行将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利率分别下调10个基点至3.35%和3.85%。招商证券非银金融研究团队预测表示,寿险方面,考虑到LPR持续调降和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行趋势,不排除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在年内再次下调的可能性。

对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调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去年金融监管总局针对行业共性问题,引导调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未来将推动保险机构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

某头部保险公司银保渠道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行业当前首要考虑的是稳定健康的发展,现在需要从产品结构上进一步优化从而降低利差损风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需要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此前一些保险公司高预定利率产品占比非常高,带来的经营压力很大。而现在比拼的是哪个公司能洞悉客户需求,开发出不同的产品。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销售,从而实现价值,也会化解当下的利差风险。”

某保险经纪公司产品负责人预计,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会导致传统寿险产品的中短期收益吸引力会下降,传统寿险产品接下来会更加注重长期储蓄、养老金、财富传承、健康保障等方面,另一方面会进一步推动新型寿险产品比如分红保险的发展。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年金类保险产品会更受欢迎。

分红险能否顶上?

中国保险业对于2.5%的预定利率其实并不陌生,从1999年到2013年,中国保险行业的预定利率一直被原保监会限制在2.5%以下。彼时,中国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正是分红险,保费收入占比一度高达70%-80%。

前述产品负责人表示,在定价利率被限制的背景下,保险公司通过“保证收益+X”的分红险产品设计提供客户超出预定利率外的收益,分红险是低利率下保险公司与客户双赢的产品设计机制,同时监管也通过严格的分红监管给予了客户利益的极大保护。

但是分红险2023年实现率遭遇“滑铁卢”。据统计,在已公布分红实现率的八百余款产品中,近半数分红实现率低于100%,当中不乏此前实现率在150%以上的行业“优等生”,其产品分红实现率跌至30%-50%的水平,令市场对分红险的收益情况产生怀疑。

不过前述产品负责人认为,基本上一流的分红险有35%-40%的分红实现率,即已经超过传统险顶格收益,低利率时代下分红险优势显著。

另有大型险企渠道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该公司下个月将公布的分红实现率也跌落至55%左右。尽管如此,对应的收益率也可达3.2%,超过了预定利率3.0%的传统寿险产品,仍然具有吸引力。

前述产品负责人表示,分红险实现率的大幅下降是监管“限高令”所致。分红限高的目的是为了压降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从而保证消费者长远的保单权益。“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的保险公司在自身的投资收益不理想的情况下,以公司的自有资本金去贴补分红账户,仍然给到很高的红利实现率水平。而当前的投资环境仍然恶劣,这会加重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反而不利于未来长期责任的履行。”他表示。

该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应当理解红利实现率是浮动的,过去的和当前的红利实现率不代表未来的预期。在选择时,消费者不仅要关注保险公司的背景实力、资产规模、偿付能力、历史红利实现率,还要关注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等方面数据,综合多方面去选择合适的分红险产品。

相关文章

规模超1600亿,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速落地

规模超1600亿,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加速落地

4月14日,据媒体报道,保险资金入市正在提速。第二批试点公司正紧锣密鼓地从架构、流程等方面推动试点落地,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与第一批试点不同,不少公司倾向于单独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 作...

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额度上限,部分产品最高额从20万元增至30万元

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额度上限,部分产品最高额从20万元增至30万元

3月25日,界面新闻了解到,近期多家银行上调了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 其中,‌中国银行‌将“中银E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将“随心智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车险报价平均可便宜数百元,蚂蚁保与多家保司探索“联合定价”技术|大厂金融事

车险报价平均可便宜数百元,蚂蚁保与多家保司探索“联合定价”技术|大厂金融事

【/h/]界面新闻记者|缪艺伟【/h/]当新能源汽车车主对保险价格上涨感到担忧时,蚂蚁保险正在逐步探索如何从价格上“破冰”。【/h/]5月9日,界面新闻记者从蚂蚁保险获悉,经过一年的试运行,数据显示,...

一周债市看点|“较大规模”化债方案下周或揭晓,交易商协会总结提示五类典型违规情形

一周债市看点|“较大规模”化债方案下周或揭晓,交易商协会总结提示五类典型违规情形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较大规模”化债方案下周或揭晓,市场料在3万亿-6万亿元之间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定于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市场普...

政府工作报告再提长护险,保险公司的下一个增量

政府工作报告再提长护险,保险公司的下一个增量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以下简称《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称为...

深圳之外还有哪些地方按揭需主体封顶才放款?有上海购房者5月已遇该规定

深圳之外还有哪些地方按揭需主体封顶才放款?有上海购房者5月已遇该规定

界面新闻记者|安贞界面新闻编辑|江一曼7月4日,深圳多家银行接到要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要封顶才能放款。据媒体报道,相关要求已于7月5日实施。界面新闻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虽然“主体结构封顶前不得放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