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银行2024中报:多家零售业务“失速”,部分个贷规模大增

ze8个月前金融627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上市银行的零售业务正遭遇增长的瓶颈。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今年上半年,部分银行零售业务的收入、利润占全行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盈利能力减弱。为弥补资产投放缺口,各家银行相继发力消费贷、经营贷,以量补价成为缓解之法,但会面临资产质量上升的风险。

部分银行零售业务“失速”

从2024年半年报的情况看,部分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进入了近些年的一个低点。

作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零售板块依然优势明显,不过该行的零售业务中间收入依然承压。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的零售金融在总业务中的营收、利润贡献占比均超过55%。该行上半年大财富管理收入197.79亿元,同比下降23.47%。

上半年,招行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为511.98亿元,同比下降1.12%;营业收入为959.43亿元,同比下降3.05%。

半年报显示,中信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营收由去年同期的439.97亿元下降至434.64亿元,贡献营收占比由41.4%下降至39.9%;税前利润则由112.38亿元,下降了85.64亿元至26.74亿元,占比由26.5%大幅降至6.1%。

2021年至2023年、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分别为825.63亿元、846.64亿元、864.24亿元、434.6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0.4%、40.1%、42%、39.9%。

该行零售银行业务税前利润逐年下滑,2021年至2023年、2024年上半年,该项业务税前利润分别为227.04亿元、173.8亿元、159.35亿元、26.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9%、-23.45%、-8.31%、-76.21%。

平安银行的零售、对公业务也进入了再平衡的新阶段。今年上半年,该行零售业务收入、净利润在全行的占比,已经降至50.6%、7%,而对公业务则上升至42%、79%以上。

2020年-2023年这4年间,该行零售营业收入占比都超过了57%,在2024年上半年降至50.7%。

关于零售业务盈利失速的原因,是由于该行主动摒弃千亿级高风险零售资产,对营收造成了较大冲击。 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在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总结,在个贷投放结构里,上半年平安银行加大住房按揭、持证抵押、新能源汽车贷款投放力度,试图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

“作为一家零售银行,按揭贷款及代理保险业务占比较高,客观上使我们自去年以来受到了更大影响。”在9月2日举行的2024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直言。

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上半年信贷整体呈现出零售贷款弱于公司贷款的格局。“较上年末而言,截至6月末,我行公司贷款增长9.9%,个人贷款增长4.86%,公司贷款增速高于零售贷款5.04个百分点。作为一家典型的零售银行,零售信贷增速低于5%,这个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徐学明说。

也有的城商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比如,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127.30亿元,同比增长6.41%;实现零售利息净收入121.44亿元,同比增长9.39%,全行贡献已达49.1%,同比提升2.38个百分点。江苏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收占比是34.15%,宁波银行个人业务营收占比为31.21%。

个贷规模增长

虽然零售业务的营收、净利润占比有所下降,但从2024年中期业绩数据来看,多家银行个贷业务呈增长态势。

其中,农行个人消费贷和个人经营贷规模增长在六大行中最为迅猛,前者较上年末增长26.5%,后者增长28.4%。针对个人消费贷与个人经营贷规模的增长,农行在财报中表示,前者源于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场景;后者源于该行持续加大普惠贷款投放。

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加1809.22亿元,增长2.1%,尽管整体增幅不高,但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分别实现了17.4%和16.7%的双位数增长;建行个人贷款和垫款8.76万亿元,较上年末的增幅更低,仅为0.94%,但其个人消费贷和个人经营贷也同样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较上年末分别增长了13.99%、13.93%。

截至2024年6月末,“零售之王”招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777.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27%;上半年,中信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301.96亿元,同比增加了25.28亿元,增长了9.14%。

城农商行毫不示弱。上半年,宁波银行持续发力消费信贷,截至6月末的个人贷款总额5231.48亿元,比年初增长3.14%,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个体经营贷款余额分别为3318.15亿元、990.82亿元,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

冀光恒强调平安银行“零售做强”战略方针不会改变。“如果平安银行最终成为一家批发银行,那它的特点就没有了,市场不再认可,也不再会有估值。随着我们自营渠道的建设,低风险贷款如按揭贷款、代发工资规模都在增加,最近一两个月零售业务基本企稳了,还有零售不良生成率也有所下降。”他称。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随着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个人消费能力和企业经营活动将继续增长,个人贷款业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银行也需要警惕过度放贷带来的潜在风险,确保贷款质量,避免不良资产率上升。

不良增长明显

从不良的数据看,部分上市银行个贷不良率有明显的增长。

比如,农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卡透支、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均出现上涨,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1.17%,较上年末的1.04%上涨0.13个百分点。

工商银行个人不良贷款794.19亿元,增加186.62亿元,不良率为0.9%,上升0.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个人逾期贷款率2.22%,较上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邮储银行个人小额贷款不良率为1.88%,上年末则为1.73%。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42%,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该行提到,部分个人客户的还款能力仍处在恢复过程中,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

上海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率1.11%,较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该行指出,从上半年整体趋势看,二季度资产质量已较一季度呈现趋稳态势,不良生成季度环比减少,将继续深化客群和资产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措施,保持个人贷款资产质量相对稳定。

未来,零售业务的风险来自哪里?冀光恒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零售业务的主要压力源于风险,风险则源于缺乏自营渠道。

招行副行长王颖在业绩会上表示,预计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零售信贷资产质量管控仍然面临挑战,招行零售信贷的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逐季可能还会略有上升,但她同时也表示,相信整个零售信贷的风险是稳定可控的。

浙商银行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潘华枫表示,部分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还款能力面临考验。受当前经济环境及房价下跌影响,部分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的信用风险上升趋势延续,这也是资产质量所面临的风险压力来源之一。

相关文章

诚通证券创新服务 助力国资高质量发展

中国诚通践行央企责任担当,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4月7日,多部门联合推出重磅举措稳定资本市场,**汇金、中国诚通先后发布公告,增持中国股票资产,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4月8日,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

10月超30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结构性产品纷纷触发敲出事件

10月超30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结构性产品纷纷触发敲出事件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10月以来,多只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招银理财、平安理财、信银理财等10家银行理财公司的30余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早在6月...

中银三星人寿迎来新任总经理,“老中行”邱智坤获批出任

中银三星人寿迎来新任总经理,“老中行”邱智坤获批出任

界面新闻记者 | 苗艺伟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在近一年的空缺之后,中银三星人寿正式迎来了新一任总经理。 9月24日,界面新闻记者从中银三星人寿获悉,根据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相关决议,并经北京金融监...

中银协报告: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聚焦服务飞机、船舶等重点领域

中银协报告: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聚焦服务飞机、船舶等重点领域

界面新闻记者|安贞界面新闻编辑|江一曼7月9日,界面新闻获悉,中国银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银协”)发布《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在构建发展新格局中加快转型发...

向客户违规私自荐股,方正证券及其研究所所长刘章明遭责令整改和警示

向客户违规私自荐股,方正证券及其研究所所长刘章明遭责令整改和警示

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 1月5日,湖南证监局网站公布了证券及其研究所所长刘分别被责令改正和警告的监管措施。 湖南证监局指出,方正证券在出具证券研究报告过程中,在出具前泄露了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个...

境内外卡组织支付通道费率相差近5倍,中国支付协会倡议:切实降低外卡受理成本

境内外卡组织支付通道费率相差近5倍,中国支付协会倡议:切实降低外卡受理成本

界面新闻记者|苗一伟在国内各行业都在积极推动改善外国来华游客国内支付体验的同时,国内外银行卡收单率的巨大差异成为阻碍中国商户接受国外卡积极性的一道墙。6月18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清算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