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来袭:合计金额上限超1300亿元,6家券商抛出回购计划
界面新闻记者|陈静
上市公司回购潮持续来袭。
自今年8月证监会明确“激活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后,上市公司开始积极增持回购。
截至11月30日,已有超过1000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预案,拟回购总额超过1300亿元。
其中,已有6家券商抛出回购计划,预计最高回购金额合计29亿元。截至12月4日,5家券商累计回购股份金额已达13亿元。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鹤林认为:“上市公司大规模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低估值信号,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股价合理回归。大规模的股票回购,无论是行为本身传递的市场信号,还是最终用于激励、整合和发展,都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股价的稳定。”
近日,包括当代Ampere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歌尔股份在内的多家a股上市公司曝光了回购“成绩单”。
12月1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歌尔声学两家龙头公司披露了回购进展。其中,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437.7万股,总成交金额7.64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歌尔声学公告称,2023年11月16日,公司首次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股份回购。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807.03万股,支付金额为1.49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11月30日晚间,荣盛石化、京奥科技、海大集团、东方财富、爱尔眼科等24家深市企业披露回购进展公告,累计回购金额达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增强投资者信心,部分上市公司改变了回购目的。
近日,美的集团披露了关于拟变更回购股份用途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情况,美的集团拟将2021年2月23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的议案》中剩余回购股份的用途变更为“供使用”。
多家上市公司在回购公告中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为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期激励机制,有效结合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促进公司长期发展,拟回购公司部分股份作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界面新闻了解到,自积极资本市场政策一揽子方案发布以来,a股证券板块已有6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加快股份回购。预计回购最高金额合计29亿元(含西部证券董事长提出的回购)。
8月以来,东方财富、SDIC资本(安信证券母公司)、东方证券、郭进证券、海通证券相继抛出a股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的最低和下限分别为5亿元、2亿元、2.5亿元、1.5亿元和3亿元,最高限额分别为10亿元、4亿元、5亿元和3亿元。
也有券商在推动回购。11月2日,西部证券董事长许提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等。未来拟使用公司自有资金回购股份,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
截至11月30日,东方财富通过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用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资金总额已达到4.96亿元(不含以下交易费用);东方证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支付2.77亿元;SDIC资本已通过集中竞价回购股份专用证券账户缴纳1807.85万元;郭进证券已支付1.6亿元用于回购股份。
截至11月16日,海通证券已回购a股,总金额3.53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券商回购后的股价表现是不一样的。”华福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周英杰表示,虽然回购股份的公告多是在券商板块指数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做出的,但由于市场情况、回购节奏、后续处理方式的差异,各公司股价表现也有所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