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等
人民网北京12月22日电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长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展期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通过了《非法集资预防和处置条例(草案)》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按照党和国务院的部署,今年以来,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有关部门出台了两项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即给予地方法人银行部分奖励,对小微企业实行分期偿还贷款本息,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给予优惠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惠及310多万家小微企业,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障市场居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经济运行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特殊困难仍然需要帮助。为贯彻落实* *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做好政策的连续性和合理调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会议决定,一是明年一季度继续执行原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延期偿还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延长政策期限,做到延期按市场化原则进行,由银行和企业自主协商。对延期偿还本息期限不少于6个月的地方法人银行,继续按贷款本金的1%给予奖励。二是从今年年底开始,适当延长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实施期限。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普惠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继续给予贷款本金40%的优惠资金支持。实施并适当扩展上述直接货币政策工具,将有助于小微企业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实现生产经营稳定回升。
会议强调,要以法治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会议通过了《预防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草案)》,规定省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预防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负总责,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完善了市场主体登记、互联网管理、广告和资金监测等方面的防范机制,规定了调查和处置的强制措施,强化了监管问责。草案严格规定了非法集资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资金返还以及非法集资参与者应当承担的后果。草案还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加强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识别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
会议指出,医疗器械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监管。会议通过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强化了企业和研究机构对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性的责任,明确了审批和备案程序,丰富了监管手段,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幅提高了涉及质量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的罚款额度,对严重违法单位和责任人给予吊销许可证、禁止进入行业和市场等严厉处罚。依法查处了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分享给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