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贷款中介”又活跃起来了,多家银行发布风险提示

ze5个月前金融722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临近年关,有多位消费者向界面新闻记者反映,最近频繁接到贷款中介的推销电话。

“年底利率很低,可以随借随还,不需要抵押,放款速度也很快。”深圳市民黄先生最近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股份制银行个贷部人士的电话。

但事实上,其并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而是外部的营销人员,俗称“贷款中介”。近年来,不少贷款中介常通过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等虚假宣传的旗号,其背后往往暗藏着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甚至洗钱诈骗等套路陷阱。

12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表示,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这种所谓的“重组”和“优化”不仅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而且可能被诱骗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而触犯法律。

“中介机构告知我,贷款额度已审批通过,接下来只需提款就能到账。然而,由于银行风控措施较为严格,而我自身资质又不够好,账户不具备接收款项的条件,所以需要找第三方来‘过个账’。”黄先生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过账”操作风险极高,有可能涉及编造贷款用途、违规挪用贷款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有股份制银行个贷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不法贷款中介的违法经常针对那些不符银行准入标准的客户,通过蓄意包装或伪造资料助力其蒙混过关,取得银行贷款资格。这类客户本身资质欠佳,基础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堪忧,自准入阶段便埋下风险隐患。

“不仅如此,此类中介还可能引发平台化融资风险,他们会诱导原本符合条件却暂无融资需求的客户申请并套取融资,再将资金转借予不满足申请条件的客户充作过桥资金。”上述股份制人士说。

针对这种情况,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银行最近发布谨防不法贷款中介的风险提示,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农商行。

12月17日,广发银行昆明分行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提醒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欺诈风险,认清违规转贷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12月5日,建设银行台州分行发布声明称,该行及下辖支行从未与任何贷款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企业或个人经营类、消费类贷款业务合作,台州建行线上、线下企业或个人经营类、消费类贷款均由经办网点自行营销办理。

除此之外,阳泉农商银行、锡林浩特农合行、大同农商银行、工行云南省分行、中国银行西藏分行等多家银行也纷纷提示风险。

一些整治行动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比如,广东监管局联合广东省公安厅于今年4月开展打击不法贷款中介集中收网行动,搭建警银证据调取绿色通道,组织相关银行机构集成快速办理集中收网行动证据调取工作,配合省内19个地市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侦破涉非法贷款中介案件14起,打掉贷款诈骗团伙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7名,涉及全国8省26市。

某国有银行地方分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不法中介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常与借款人勾结篡改资料,以此“骗取”银行贷款。这不仅使银行遭受损失,还会向借款人索取高额返佣,加重借款人的经济压力,因此必须对其予以严厉打击。

相关文章

广东个人住房贷款2024年12月增量为338亿元,处于近三年来高点

1月21日,界面新闻了解到,2024年10月以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个人住房贷款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12月当月增量为338亿元,处于近三年以来高点,促进商品房交易回暖。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广...

外资大手笔扫货!银行股今年来上涨超34%,明年行情料如何?

外资大手笔扫货!银行股今年来上涨超34%,明年行情料如何?

界面新闻记者 | 何柳颖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今年以来,银行股强势走牛,一举拔得板块表现头筹。 12月27日,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银行板块涨幅达到34.2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

寿险“新晋顶流”分红险遭遇实现率“滑铁卢”,未来还值得买吗?

寿险“新晋顶流”分红险遭遇实现率“滑铁卢”,未来还值得买吗?

【/h/]界面新闻记者|吕【/h/]2023年寿险利率下调后,分红险成为寿险行业的“花旦之主”。不过,随着近期多家寿险公司发布分红险变现比例,分红险一度深陷不达标争议。【/h/]据统计,已有27家寿险...

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福利!深圳推出创新信贷模式“腾飞贷”,都有哪些特色?

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福利!深圳推出创新信贷模式“腾飞贷”,都有哪些特色?

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 “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大对科技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的要求和人民银行总行相关工作部署。针对高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融资不足、‘不解渴’的痛点,引领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起飞...

申万宏源杨成长:加快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 | 两会·最热烈

申万宏源杨成长:加快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 | 两会·最热烈

【/h/]界面新闻记者|张【/h/]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界面新闻获悉,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张成带来了一份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提案。【/h/]杨表示,当前,我国金融业...

跨越转型之谷 上市险企2023年交出增长答卷 股价复苏是否可期?

【/h/]2023年中国人寿、中国PICC、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人寿、阳光保险、众安保险7家上市保险公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08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4.45%。【/h/]数字增长背后,保险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