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转型之谷 上市险企2023年交出增长答卷 股价复苏是否可期?

ze1年前金融253

【/h/]2023年中国人寿、中国PICC、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人寿、阳光保险、众安保险7家上市保险公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08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4.45%。

【/h/]数字增长背后,保险业新动能正在快速积聚,保险业走出百年低谷的节奏逐渐清晰。

人寿保险已经恢复了上升趋势。

【/h/]2023年,寿险行业“忠实的妻子”一方面得益于利率下降背景下客户对保本储蓄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行业在转型期的积累。

【/h/]保费规模方面,阳光人寿2023年实现总保费收入746.0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领跑行业。PICC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06.34亿元,同比增长8.6%;中国平安、CPIC和中国人寿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665.4亿元、2331.41亿元和6413.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1%、4.86%和4.3%。

【/h/]随着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各公司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中国人寿首年实缴保费918.07亿元,同比增长12.6%;阳光人寿新单期交保费181.0亿元,同比增长22.7%;PICC人寿支付的首年保费同比增长37.0%。

【/h/]从最能反映寿险公司长期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新业务价值指标来看,基于各类上市寿险公司价值导向强化,负债端恢复稳定,2023年7家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将实现增长。

【/h/]可比口径下,PICC人寿2023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9.6%;新华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长65.1%;阳光人寿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4.2%;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约36.2%;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和太平寿险的新业务价值增长率分别约为11.9%、19.1%和27.8%。

【/h/]然而,即使在2023年,寿险业也是晴雨相间。因此,新形势下,仅靠某一渠道“走量”已无法满足寿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多渠道协同发力已成为行业共识。在这条路上,阳光人寿在一批寿险同行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h/]2023年,阳光人寿个险渠道深化差异化经营模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在保持优势的同时,银保渠道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有效提升价值型业务占比;团险、经济代等多渠道不断探索价值开发新模式,满足客户多场景需求。

【/h/]2023年阳光人寿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491.5亿元,个险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186.7亿元。个险渠道保费同比增长18.1%,高于银保渠道的8.5%,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个险渠道新单期保费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46.5%。

【/h/]在客户细分精细化经营战略的实施下,为匹配市场客户的结构性变化和多元化需求,阳光人寿个险渠道团队的产能和优秀人员数量大幅提升。个险渠道人均产能2.1万元,同比增长44.4%,达到MDRT标准人数同比增长84.7%;同时,将升级新人培训体系,提升新人管理能力。2023年新人人均产能约1.5万元,同比增长50.2%。

【/h/]展望2024年业绩,开源证券非银团队认为,监管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持续降低行业债务成本和利差损风险,上市险企将积极转型拥抱监管。2024年行业负债成本有望大幅下降,头部公司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上市险企负债端有望持续高质量增长。

【/h/]广发证券非银渠道认为,受益于居民储蓄需求旺盛和代理人改革深化,预计阳光人寿个险渠道新订单及价值将保持稳定,而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在手续费及佣金率和赔付结构优化下有望逐步提升,以价补量。

财产保险寻找新的势能

【/h/]2023年上市险企财险业务保持稳定,PICC P&C保险、CPIC财险、平安财险、阳光财险、众安在线保险规模均实现正增长。

【/h/]2023年,众安在线保费增速最高,达到24.13%。其次是CPIC财险,2023年保费同比增长11.82%;阳光财险紧随其后,保费同比增长10.21%;PICC P&C保险和平安财产保险去年分别增长了7.74%和6.54%。

【/h/]财险行业2023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公众出行需求增加,用车频率激增。此外,2023年部分地区受到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保险公司面临较大赔付压力。“老三样”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集体上升,承保利润承压。

【/h/]阳光财险业绩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业务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综合承保费用率为98.7%,同比优化0.7个百分点,其承保利润为5.7亿元,同比增加3.4亿元。

【/h/]得益于行业领先的风险定价能力、刚性的风险成本管理和最优的资源配置,阳光财险在车险核心业务领域构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2023年,阳光财险综合承保费用率为98.9%,承保利润为2.9亿元。

【/h/]新能源车险是整个财险行业的新焦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

【/h/]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新能源车险的增长。阳光财险加强外部数据合作,深化新能源汽车在智能辅助驾驶和三电系统方面的风险特征研究。新能源汽车的风险差异化和定价精准度显著提升,在成本控制较好的前提下业务快速发展,保费增速达46.4%。

资产端未来可期

【/h/]与负债端的快速发展相比,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下,上市保险公司的资产端不断受到挑战。

【/h/]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认为,当前股市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预计今年股市表现将明显好于过去两年。在固定收益市场,今年以来利率持续大幅下降,预计今年利率仍将处于低位。中国人寿将重点关注银行资本债券和存款等具有优势的品种,并重视长期布局和配置优质高股息股票。

【/h/]在新闻方面,最近的积极趋势仍在继续。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此次发布的《意见》共9部分。

【/h/]这一次,继2004年和2014年两次“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资本市场的指导性文件。回顾过去20年,a股市场会在“国九条”出台后迎来牛市。

【/h/]国家九条提到推进指数化投资,鼓励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和信托基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高股权投资规模。

【/h/]具体来看,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国九条”提出优化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政策环境,落实和完善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更好鼓励长期股权投资。完善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监管制度,优化上市保险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h/]东吴证券非银团队认为,保险股的投资机会正在逐渐从左侧向右侧转移。二级市场上,保险股股价连续回调,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目前,达摩克利斯之剑仍悬在保险股的估值上方。但积极的资本市场政策持续加码,严监管肃清市场乱象,为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保障制度基础。

【/h/]展望后市,招商证券非银分析师郑吉莎认为,保险股的股价已经充分包含了资产盈利空和负债端不可持续的因素。该行认为寿险业务资产端有望逐步实现困境反转,投资收益可有效覆盖负债成本,实现长期利差收益。负债端,高基数背景下的正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作为一家10倍杠杆的金融公司,保险是一只反映股市和经济边际积极趋势的敏感股票。在芯片结构干净的当下,有望成为投资者博弈市场、利率和经济的优质工具。

相关文章

保费“四升一降”!五大上市险企前7月共揽保费1.95万亿元

保费“四升一降”!五大上市险企前7月共揽保费1.95万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日,A股上市险企2024年前7月保费出炉,5家上市险企共取得原保费收入1.95万亿元,同比增长3.49%。 具体来看,5家公司保费收入呈现“四升...

股价屡创新高!大行、中小行平均市盈率“倒挂”

股价屡创新高!大行、中小行平均市盈率“倒挂”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期,银行板块走势如虹。8月20日,工商银行总市值超越中国移动,位居A股市场首位。截至8月21日早盘,银行板块股价有所回落,其中,同花顺银行指数下...

ETF大时代,投资新浪潮,平安证券ETF夏季巅峰赛献礼ETF20周年

ETF大时代,投资新浪潮,平安证券ETF夏季巅峰赛献礼ETF20周年

今年,是国内ETF诞生20周年,截至2024年1月,国内ETF总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ETF拥有交易成本低、品种多样、透明度高且可追踪等优点,既是解决投资者投资痛点的有效手段,...

保险中介机构调整持续,年内已有18家挥别市场

保险中介机构调整持续,年内已有18家挥别市场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今年以来,多家中介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10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深圳市吉安福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因编制虚假业务资料,...

A股市场波动不断,你的“固收+”理财最近涨了吗?

A股市场波动不断,你的“固收+”理财最近涨了吗?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期,招银理财、农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开始宣传起了旗下的“固收+”理财产品。一位国有行理财经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最近在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时,会在...

美团旗下支付平台高管变动,数字人民币业务负责人李智渊执掌“钱袋宝”丨大厂金融事

美团旗下支付平台高管变动,数字人民币业务负责人李智渊执掌“钱袋宝”丨大厂金融事

【/h/]界面新闻记者|冯赛琪【/h/]近日,美团旗下支付机构北京钱袋宝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袋宝”)发生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宝塔变更为李志远。与此同时,宝塔不再担任钱宝宝的主管,由李志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