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时代来临 中国平安如何绘制养老新篇章?

ze1年前金融326

老龄化是中国不容忽视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统计公报,2022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14.9%,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19.8%,比10年前提高了5.5个百分点。

日前召开的* *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写好五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其中,养老金融首次在如此高层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也首次被列入国家财政的重点工作。

养老不仅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一片巨大的商业蓝海。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达到40.7万亿元,占GDP的12.20%。艾媒咨询预计,今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较去年增长16.8%,未来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

中国平安作为一家综合金融集团,以核心医疗资源优势,建立了“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的闭环生态系统,从“保险+高端健康医疗”到居家养老、健康管理、高端健康医疗的一体化养老解决方案,为老年人拥有安全感的安全社会贡献力量。

养老金融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需要不低于70%。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替代率约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46%。个人养老金储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与银行和基金相比,保险业在长寿风险管理和医疗健康产业协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第三支柱发展的核心力量。

2022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未退休的受访者中有43%购买了商业保险,已退休的受访者中有40%购买了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已经超越银行储蓄,成为除社会保险之外最重要的退休准备方式。

在打造国民养老第三支柱的浪潮中,中国平安多部门齐心协力,不断升级“产品+服务”战略,丰富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

目前,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形成了以“高端健康医疗、居家养老、健康管理”为经线,以“御享、盛世、智盈、如意”为纬线的“三经四纬”产品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省钱的暖心服务。

在养老产品供给方面,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提供了一系列覆盖客户养老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为实现健康或高品质的居家养老生活提供资金支持。在养老保险产品设计上,应尽可能与客户养老消费特点相匹配,为养老金支付提供更多便利,方便客户进行养老金或护理支付的衔接安排。

以终身寿险(尊享版)为例。作为一份增加型终身寿险,在某一年缴费到期后,现金价值开始逐年递增3.5%左右。时间越长,现价越高,财富价值稳步增加。有了聚财宝账户,无论经济形势如何,我们都能应对未来。

在投资领域,平安资管充分利用长期资金优势,支持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帮助养老金投资者实现符合个人目标和风险偏好的长期收益。

平安资管副总经理张建英表示,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问题是各类金融机构面临的历史课题,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下,平安资管积极布局医疗、养老生态产业。特别是在国家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浪潮中,公司将借鉴国际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长期资金的优势,助力中国打造养老金第三支柱,为养老金投资者获取符合个人目标风险偏好的长期收益,以专业精神为中国个人养老金投资贡献价值,帮助更多人实现安全感。

而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养老,是国内首家专业养老公司。平安养老保险坚持“专业的养老财富管理机构”和“领先的养老健康管理与保障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多层次养老金融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支柱上,参与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在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二支柱上,全面参与委托管理、投资管理、账户管理,管理资产超万亿;在第三支柱上,我们将在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产品和非税收优惠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上共同努力。作为首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机构,推出了平安富民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平安傅宏金盛养老保险(分红型)等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

“9073”的安全解决方案

养老不仅是一个金融命题,更是一个现实的民生问题。

在中国,受文化环境的影响,老年人自然与他们的“家”和他们的社区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我国形成了“9073”养老格局,即90%左右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依靠社区养老,3%住在养老机构。

然而,随着家庭结构越来越小,父母居家养老成为子女“难以承受之重”,对专业康复服务的需求日益明显。如何让老人真正“有安全感”?

中国平安在行业内最早了解居家养老的痛点,并于2021年开始打造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平安集团内部金融、医疗、科技等领域的优势资源和自身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平安以“三位一体养老管家、10大服务场景、1套监管体系”的模式,满足老年人“医、食、住、行、融、健、养、乐、护、安”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

其中,“三位一体关爱管家”包括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智能管家以智能音箱为载体,通过平安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发挥生活助手、智能物联等功能。生活管家是线上真人管家,24小时响应老人需求,一站式对接各类服务;医生管家是全科医生,可以提供全天候实时音视频咨询,定制健康管理方案。

在不断提升服务的同时,平安敏锐地意识到,居家养老市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标准不完善,都是阻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h/】为解决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绩效不一致、监管难的问题,近期安全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居家养老“护理协会”,建立标准、制度、服务、绩效闭环。

康复护理产品方面,平安推出“安全无忧护理”产品体系,针对神经、骨骼、心肺等有康复护理需求的患者,提供基于特定疾病的康复、居家护理等10项长短期服务,打通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全链路。

截至2023年9月底,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54个城市,共有超过7万人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54个城市超过50%的被保险人激活了居家养老权益。

对于需要机构养老的3%人群,平安也为他们构建了一个“乌托邦”。

珍颐年是中国平安推出的第一个成熟的高端杨康品牌。平安一直坚持“在城市核心养老”的理念。自2021年正式发布以来,先后布局深圳蛇口、广州荔湾、上海静安等一线城市核心地段。

核心地段有什么优势?首先是医疗便利。如果住在振颐年的老人有突发情况,位于市中心的振颐年可以依托中国平安的医疗生态圈,立即与相应的三甲医院对接。

此外,在核心地段的优势下,安全繁华的杨康社区,集营养美食、养生保健、圈子链接、运动健身、社交接待、休闲娱乐、文化学习等七大活动于一体空。同时,老年人生活空室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改变空室的格局和适合老年人的配套设施,提供从活力阶段到护理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

未来,中国平安将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在“综合金融+医疗生态”的战略下,“老有所养”将不再是理想,而是现实。

相关文章

平安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拟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平安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拟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8月15日晚间,平安银行(000001.SZ)披露了2024年半年报。 2024年上半年,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影响,该行实现营业...

同业存款规范等四因素驱动!10年国债收益率下破2%,未来或进入“1时代”

同业存款规范等四因素驱动!10年国债收益率下破2%,未来或进入“1时代”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同业存款规范的影响可能比降准还大,短债补涨了,长债估计也要跟上。”北京地区某公募债券投资基金经理12月2日表示。 他所说的同业存款规范指的是市场...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如何做?监管部门集体发声,多家银行已经在行动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如何做?监管部门集体发声,多家银行已经在行动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督促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流程,整合交易、精简操作,强化营业网点、自助服务、线上服务等全渠道建设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消费更方便。”9月1日,...

新版券商投行业务评价办法添了“科技”加分项,监管问责扣分标准也定了

新版券商投行业务评价办法添了“科技”加分项,监管问责扣分标准也定了

界面新闻记者|陈静 12月29日,中证协修订发布《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以下简称《评价办法》)。 评价办法优化执业质量评分方法,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督促投行强化质量意识,加快由“可批”向“可...

银行理财公司自建估值模型被叫停,理财产品受影响几何?

银行理财公司自建估值模型被叫停,理财产品受影响几何?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日,据媒体报道,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出手干预,下发通知要求理财公司不得违规通过收盘价、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产品净值波动。 界面新闻...

“e租宝”第二次资金清退近期开启,清退对象扩大到员工

“e租宝”第二次资金清退近期开启,清退对象扩大到员工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近日,界面新闻从多位“e租宝” 受害者处获悉,已收到第二批清退资金,加上第一批35%的清退资金,目前收到的清退资金总计约为此前投资款的40%。 3月31日,北京第一中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