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恒指全年下跌13.82%,港股IPO募资金额创10年新低,但市场回暖趋势已显现

ze1年前金融707

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

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香港IPO市场首次公开发行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香港IPO 70家,比去年的89家减少19家。不仅如此,受市场人气和宏观经济环境疲软的影响,首发募资规模也缩水了57%,创下了近10年来港股IPO募资额的新低。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恒生指数收于17047.39点,全年下跌13.82%,恒生科技指数报3764.29点,全年下跌8.83%。

不过,目前港股整体估值较低。与此同时,HKEx今年启动了多项政策改革,包括创业板改革、推出新的“简化转板机制”和推出FINI(现代IPO结算平台),以缩短从IPO到上市的时间范围。加上明年美国降息预期很大,所以2024年港股IPO市场表现有一定想象空间/[/。

港股IPO数量整体下降。

安永华南科技、传媒、电信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曾对界面新闻表示,其实2023年全球IPO市场处于低谷,港股在整个市场环境中相对低迷。可见港股面临流动性问题。

“港股长期每日成交额在1000亿港元以下,从数字上看比较低。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利率高,港币和美元挂钩,资金相对保守。当然也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曾说。

大型IPO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情况。曾表示,今年港股市场缺乏大规模的IPO。2023年,只有一次IPO融资超过50亿港元。与2022年相比,100亿港元以上的IPO项目有3个,50亿港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平均筹资额约6.8亿港元,也是近10年来最低。

【/h/】Wind数据显示,今年港股最大IPO杜丽募资53.9亿港元,姚明联合位列年内第二,募资40.7亿港元。

“今年中概股回归不热,只有一只股票上市。很重要的原因是中美在监管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所以对于相对优质的企业来说,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并不那么急于回归港股。”曾文远补充道。

麦凯亚洲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兼联席主席德鲁·伯恩斯坦(Drew Bernstein)对界面新闻表示,不可否认,今年对于香港IPO市场来说是令人沮丧的一年,交易活动下降了50%。

朱博廷说,之前,HKEx能够吸引一些“有保证”的二次上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因为害怕美国的退市威胁而选择在香港上市。然而,现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审查已经顺利进行,这种威胁已经不存在,美国的交易活动普遍更加流动。房地产行业的危机和中国消费支出的低爆发力也是原因之一,因为这些行业一直是当地市场的支柱。

富途研究团队对界面新闻表示,2023年市场整体估值将下行,对IPO估值构成压力。

不过,HKEx在其近期的定期总结中指出,“2023年,包括香港市场在内,全球新股市场继续受到市场人气疲软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但香港新股市场全年持续回暖。”

界面新闻注意到,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香港IPO的速度确实加快了,有14家公司上市,而下半年有39家公司上市。

“12月上市公司相对较多,可能与投资周期有关。投资者的投资周期可能已经到来。找个地方上市,港股也是个不错的出路。”曾说。

【/h/】富途指出,IPO上市首日的涨跌通常是周期性的,市场上有一批长期关注IPO的投资者,他们善于利用悲观期,在火爆期退潮,年底的火爆正好反转了前期的悲观周期。

另外,行业方面,曾表示,一般来说,大部分硬科技公司都会排队在a股上市,港股今年多为消费类企业,总募资约121亿港元,尤其是下半年。此外还有很多医疗类上市公司,募资规模也有90亿港币左右。此外,还有平台公司。这类公司很难在a股上市,很多会选择去香港上市。

富途指出,今年IPO公司中新经济公司不多。因为新经济公司处于成长期,需要更多的资本,所以更需要来自市场的包容性估值。在持续的经济下行周期中,新经济中的企业增长速度放缓了很多。但是今年IPO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细分行业也有很多龙头公司。

安永预测,在新的一年里,零售和消费品、科学技术、媒体和通信以及生物技术和健康行业将是筹集资金的主要行业。

市场有复苏的迹象。

今年HKEx出台了很多新政策。

例如,最近,HKEx发起了一项关于在恶劣天气下维持交易的市场咨询。与此同时,HKEx公布了创业板上市改革咨询纪要,为专业化科技公司量身定制的上市规则“第18C章”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启动。

此外,香港全新现代化IPO结算平台FINI于2023年11月22日正式上线,将IPO定价与股份交易之间的时间从5个工作日(T+5)大幅缩短至2个工作日(T+2),全面实现香港IPO结算流程的现代化和数字化,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HKEx还推出了可互换通票和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投资者可以同时进行港币和人民币交易,有利于提高港股的流动性。

香港政府在市场改革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出台政策提振流动性,包括降低印花税、成立流动性小组等,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改善流动性的措施。

朱博廷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最近几周,港股交易量有所回升,港交所有超过90宗IPO正在筹备中,这些都是积极的迹象。但最大的波动因素是围绕中国经济的市场情绪。

朱博廷认为,市场情绪迟早会好转,潮水会再次涌入香港市场。

“一旦全球资本再次开始追逐中国市场,将会有大量的IPO候选人。”他说。

富途研究团队认为,明年的IPO情况与市场整体是否火爆关系更大。“毕竟IPO是一个融资的过程。对于IPO公司来说,更期待的是整体活跃度和估值上升。”

曾指出,对于明年的IPO,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资金流向。首先是看美国通胀是否已经见顶,何时降息。这是首要考虑的。第二,看国际关系的影响。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在此之前,超过40%的资金是以美元的形式来的。如果中美关系出现一些障碍,也可能影响这些资金的流向。

第三,内地资金。在此之前,香港已推进双柜台互联互通模式,未来南下资金是否活跃也将影响港股PO市。“港股不缺乏大企业的关注,因为未来还有大量中概股回归,也有一些大型IPO在排队。但问题是流动性压力何时缓解,这是关注的焦点。”曾文远补充道。

关于流动性,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闫兆军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预计2024年美国从加息到降息的周期转换时机要到年中才会到来,港股流动性压力释放将呈现“先缓后快”的趋势。随着美国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被动升值,港股估值和流动性挤压有望缓解。预计中国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融资成本,资金有望继续支持南方。

安永认为,2024年香港资本市场仍将面临多重挑战,IPO活动的恢复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复苏和市值的恢复。创业板改革在即,意在“激活”市场。一方面,通过引入新的“简化转板机制”,引导部分有上市意向的公司早日登陆创业板。另一方面,通过新的金融资格考试,吸引R&D驱动的成长型公司。此外,随着内地IPO收紧,一些企业尤其是零售和消费品企业将转向香港市场。

相关文章

紫金银行明确不参与江苏农商行联合重组,其他5家上市农商行呢?

紫金银行明确不参与江苏农商行联合重组,其他5家上市农商行呢?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界面新闻编辑 | 王姝 1月15日,界面新闻注意到,有投资者在上证e平台询问紫金银行(601860.SH)是否参与江苏农商银行联合重组。紫金银行对此表示,该行不参与重组。...

直击农行业绩发布会!行长王志恒详解业绩增长、息差回暖、下半年工作计划

直击农行业绩发布会!行长王志恒详解业绩增长、息差回暖、下半年工作计划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8月30日,农业银行召开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上半年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0.4%;净利润1365亿元,同比增长2%;归母...

【独家】中融信托一逾期产品进展:融资主体已破产清算,两地块三拍成交价13.38亿

【独家】中融信托一逾期产品进展:融资主体已破产清算,两地块三拍成交价13.38亿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日,界面新闻独家获悉,中融信托一逾期产品发布临时公告,获得信托贷款的融资主体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资产处置有进展,涉及的两块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

万联证券谋求增资扩股,大股东广州金控计划“砸下”至少20亿元

万联证券谋求增资扩股,大股东广州金控计划“砸下”至少20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刘晨光 万联证券正在寻求增资扩股。 近日,南方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显示,万联证券增资项目信息发布,披露日期为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2月22日。 据界面消息,万联证券控股...

银行理财中期业绩出炉:股份行理财子规模攀升,非理财公司规模集体“缩水”

银行理财中期业绩出炉:股份行理财子规模攀升,非理财公司规模集体“缩水”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随着上市银行2024年中报逐渐披露,理财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也逐渐浮出水面,截至目前,平安理财、浦银理财、兴银理财三家股份行理财子和苏银理财...

资本补充压力当前,商业银行为何提前赎回资本补充债券?

资本补充压力当前,商业银行为何提前赎回资本补充债券?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近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2019年11月20日,该行发行了10年期固定利率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并于2019年11月22日发布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