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快“活”起来 塑强数字经济新优势
近期,多部门密集发布数字经济相关措施,落实数字经济共同繁荣实施方案,开展“信号升级”等专项行动。不少地方还锚定“先行先试,开拓新机遇”,统筹推进数据价值、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塑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数据的价值促进了要素的供给和流通。
国家统计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数据元三年行动计划》( 2024-2026年)。到2026年底,数据元素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大幅拓展。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计划的目的是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促进数据要素的供给和流通,加快数据要素化进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数据的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组织试点、开展竞赛、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推动‘数据元素X’行动计划的实施。”刘烈宏说。
近期发布的《吉林省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深化长春市数据交易市场试点建设,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规范数据交易行为,探索数据确认、评估、定价、交易、安全等机制,深化数据交易机构合作。
“数据开放已经推动了很多年。虽然开放数据的规模已经达到数百亿,但实际应用的数量仍然有限。”中国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表示,未来国家部委数据和地方数据的利用模式将从简单的物理聚合向多种数据服务转变,这将促进公共数据的社会再开发和再利用,充分释放其价值潜力。
数字产业化支撑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很多地方和部门都在加速数字工业化。
近期发布的《上海智慧网络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全面建设高标准“IPv6+”创新城市,打造基于“IPv6+”的网络基础设施新型智能基地。山东省近日出台《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突破数字重点产业,壮大数字经济核心动能。
1月3日,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信号升级”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4年底,8万个以上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2.5万公里铁路、35万公里高速公路、150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移动网络达标率不低于90%。
据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负责人介绍,当前,各行各业正在经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对移动网络深度覆盖的需求更加迫切。专项行动将优化用户感知,支撑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助力中国现代化实现。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音认为,下一步要聚焦数字产业化战略前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制定实施数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记者了解到,在工业数字化方面,工信部今年将制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分类探索路径,强化对标,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与此同时,工信部今年将进一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R&D设计、制造、中试、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整个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大力发展智能产品装备、智能工厂、智能供应链。
地方层面,近期出台的《黑龙江省加快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围绕航空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农机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制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
“数字工业化和工业数字化是一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接下来,共同推进数字工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拓展实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吴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