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治 金融监管“长牙带刺”
【/h/]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近日开班。去年召开的* *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研讨会还释放了加强金融监管的信号。金融监管的关键是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配合。
【/h/]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优化。2023年成立* *金融委员会,成立* *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调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金融监管格局再次迎来重大调整,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
【/h/]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金融监管和发展的需要,一系列重要调整措施相继实施。通过机构设置调整和职责优化,“一行一局一会”金融监管新格局加快形成,将各类金融活动依法纳入监管,消除了监管盲区,实现了金融监管全覆盖。
【/h/]与此同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金融体系总体稳定,金融风险可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1%,拨备覆盖率为207.89%,资本充足率为14.77%,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4%。
【/h/]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河南、辽宁、山西等地中小银行已成功合并重组;甘肃、四川、新疆等地先后提出省级联社改革目标;100多家中小银行的股权发生了变化...最新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年)》显示,多数省份存量风险有所下降,10个省区市无高风险银行,13个省区市的高风险银行仍保持在个位数水平。
【/h/]金融监管的关键是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执法,实现从横向到纵向的金融监管。各地要立足一地谋大局,落实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
【/h/]“带着刺的牙齿,带着棱角,既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这对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表明强金融监管、严监管将进一步持续深化。”董希淼表示,下一步,在强调金融监管全覆盖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协同。从横向看,要尽可能避免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重叠,减少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为的多头监管和重复监管。纵向上,要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提高地方金融监管效率。
【/h/]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认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或第一步是摸清风险底数,明确责任,提高监管有效性。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合作,在风险爆发前保持领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业务、重要人员和重要岗位,持续加强监管和信息共享。“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摸清分管行业的风险底数和主要金融需求,进行化解和高质量发展。”任涛说。
【/h/]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亦丰表示,金融监管部门有必要保持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结合起来,收紧各方的风险处置责任,在确保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为安全化解风险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