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优化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
在1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袁琪和四大业务部门负责人就房地产政策、中小银行风险形势、普惠金融监管、金融开放等市场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其中,在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服务方面,肖袁琪表示支持地方政府和住建部门因城施策,进一步优化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引导督促银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融资需求。
持续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
一段时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这些政策措施对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工作、稳定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积极作用。”肖表示,房地产行业链条长、范围广,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金融业责无旁贷,必须大力支持。
肖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现有金融支持政策,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保持房地产信贷总体稳定,满足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肖袁琪透露,近期将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二是指导金融机构落实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要求;三是继续做好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服务;四是指导和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急难险重”重大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关于加快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有效性,肖袁琪表示,将召开相关工作部署会议,要求银行尽快行动。在地方政府牵头协调下,会同住建部门运用政策工具箱,更加精准地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形成普惠信贷统一监管口径。
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增强。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李肖明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会同有关部门稳步推进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深化制造业金融支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细化政策要求,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郭武平透露,今年将按照* *金融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要求,整合小微企业、涉农主体和民营企业贷款,形成普惠信贷统一监管口径,进行考核和数据披露,同时明确监管重点。
具体措施包括: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关注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的资金需求,合理确定信贷投放节奏,争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这两个领域的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发展首贷和续贷,续贷应续尽续,鼓励与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中长期贷款,推广可借可还的循环贷款;逐步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
更加注重外商投资的综合质量
关于高水平的金融开放,肖袁琪表示,最近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50多项金融开放措施。取消了外资股比限制,包括对外资参股、收购、增资金融机构的股份比例限制。现在,外资可以持有银行保险机构100%的股份并实现完全控股。
目前,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对金融业的相关限制也已全部清零,外商投资的量化准入门槛也大幅降低。“过去对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的总资产有一些要求,对其母国的经营年限也有要求。现在都取消了,更加注重外商投资的综合质量。”小袁琪说。
肖袁琪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定中的金融业相关规则,继续坚定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在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我们欢迎各类外资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发展业务。”
防范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
肖袁琪表示,做好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防控工作,持续提升中小银行管理水平,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包括:加强公司治理,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优化股权结构,规范公司治理主体的履职要求,建立相互制衡、运行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防止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防止利益输送和违规关联交易;与当地政府合作,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三过硬”标准选拔当地中小银行高管和骨干人员;督促中小银行聚焦主业。
肖表示,中小银行要有意愿和能力抵制不顾风险、盲目追求完美的诱惑,开展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中小银行对当地的客户非常熟悉,必须发挥这一优势。